
土地供应小组主席黄远辉(右)及副主席黄泽恩主持记者会
【今日时报网讯】记者黄雪峰报道: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今日起就18个土地供应选项展开为期5个月的公众谘询,小组主席黄远辉在记者会上明言,香港的土地短缺问题已迫在眉睫、水深火热。
黄远辉引述「香港2030+」估算,指香港未来30年的土地需求不少于4,800公顷,即使计及所有已落实的项目等所供应的3,600公顷土地,保守估计长远仍欠缺1,200公顷土地,面积相当于60个维园。
不过,黄远辉指出,由于可提供3,600公顷土地当中仍存在多项变数,包括发展区可能出现延误、规模缩小等情况,加上1,200公顷的估算不包括「住大啲」及应对人口老化所需的相关设施等需求,他相信短缺数字远较1,200公顷为高。
黄远辉形容,未来开拓土地的王道方法是持续稳定地开拓土地供应,并无单一方案解决,强调政府必须多管齐下,社会需要有勇气作出决定。
他引述小组成员意见表示,导致土地短缺困局的原因,是过去一段时间觅地、造地的工作停滞不前。他引述数字称,由1985年至2000年期间,政府填海造地共3,000公顷,但在2001年至2015年期间,填海造地仅690公顷,跌幅高达80%。
谘询文件以「增闢土地 你我抉择」为主题,文件共长达76页,小组在文件中提出18个选项,当中包括4个短中期选项(发展棕地、利用私人发展商新界农地、私人游乐场用地及重置或整合康乐设施)、6个中长期选项(在维港以外填海、发展东大屿都会、利用岩洞及地下空间、及于新界发展新发展区、发展内河码头及两个郊野公园边陲地带试点),以及8个概念性选项(长远发展内河码头用地及邻近用地、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增加乡村式发展地带的密度、在现有运输基建上盖发展、重置葵青货柜码头、葵青货柜码头上盖发展、填平部分船湾淡水湖作新市镇、利用公用事业设施用地的发展潜力)。
在为期5个月的谘询期内,将会举办大型公众论坛、区议会工作坊、18区巡迴展览、社区探访等。
下一篇::业主心雄叫价进取 周末盘源紧张交投疏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