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 官商民「同心」 缔造更和谐关爱的社会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2年06月20日

文/李国栋

去年,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严正提出香港需要解决房屋问题,副总理今年在会见港区全国政协时,再次提出支持港府依法施政,做好「顶层设计」,儘快解决房屋等民生问题。

来论 | 官商民「同心」 缔造更和谐关爱的社会

「同心村」是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与新鸿基地产合作的大型过渡性房屋项目

数年前,我和我的研究团队曾作出研究,发现市民的幸福感受众多因素所影响。 经济固然影响市民福祉,但其他範畴,包括房屋、家庭、交通、收入及收入再分配、工作、健康、安全等表现,以至公共政策的角色亦属关键。

土地房屋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香港社会住屋问题。私楼楼价贵,不要说基层市民,即使是中产家庭亦难以负担。无力置业的处境下,租住私楼是住屋这个必须品的选择。租屋需求大,导致租金节节上升。符合资格的市民会申请入住公营房屋,惟公屋一般的轮候时间,平均长达5、6年。等候「上楼」期间,唯有屈居于不适切居所 - 「劏房」。香港极需一个「告别劏房」的路线图。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政府在传统以赋税实行财富分配的模式外,致力引进新动力、新价值观以解决社会问题。方向一是利用社会资本,结合商界、民间和政府力量,加强民、商、官合作,扶助弱势社群。过渡性房屋「同心村」是全港首个大型过渡性房屋项目,设有1,800个不同户型的单位,配合不同居民的需要。这个三方协作回应市民住屋需要的计划,由特区政府提供建造经费和由运输及房屋局辖下的过渡性房屋专责小组担当着促进者的角色,新鸿基地产(新地)以名义租金一元藉出面积约23万平方呎的土地,为商界关爱社会提供了新的模式,民间组织,圣公会福利协则负责兴建及营运。

在几何学上,「同心」 就是物体的中心或中心轴均在同一位置。「同心村」落成,展现官、商、民从心出发、同心协作,解决基层住屋需要的成果。事实上,扶贫助弱要取得更大成效,为市民大众缔造关爱共融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援和共同参与。特区政府需积极凝聚各界力量,透过政策措施,促进社会民生平衡发展,尤其是进一步深化与商界、以至社会不同的界别,包括社会福利界的伙伴合作模式,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全面、更适切的支援。而近年,愈来愈多人认为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义务,愿意为社会整体利益及需要作出承担;既解决社会问题,亦可创造经济与社会并重的价值。

十分感谢新地租出位于元朗东头一块土地以兴建为期不少于八年的「同心村」,新地不但展现对社会的关怀,同时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新思维、新思路。「同心村」由申请、动土、建造到落成及入伙用了不足20个月,能够在短时间内由筹划到落成,实有赖众多机构和人士的参与,包括运房局及其他政府部门、新鸿基地产、新界乡议局、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元朗区议会、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以及採叶庭等等。特别感谢新地对同心村各方面的支持,包括支援前期建筑规划,为地盘进行基本平整,于施工期间给予的协助。

「同心村」是以「以人为本」为设计宗旨。村内设有便利士多、生活用品藉用馆和社区小厨等。同心村项目引入「健康八指标」,按住户日常生活必须的八个方面的指标,包括科技、健康、情绪、灵性、社交、环保、理财和就业提供服务,让居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建立自信,在身、心、灵各方面均得到照顾。圣公会亦积极授人以渔,为居民提供就业支援,优先考虑安排在区内就业,减少他们跨区工作的奔波及交通费的负担。村内亦设公共空间,提供休憩、康体和儿童游乐设施,另有一条10米阔的中央步道,藉此鼓励居民多做运动,缔造一个切合居住需要,易行、易达、宜居的环境。

政府透过善用闲置土地及建筑物提供短期居所,以纾缓久候公屋的家庭面对的困难。同心村的落成希望能为居住在恶劣环境的家庭,提供过渡性支援,藉此向社会传递更多积极的正能量。更重要的是期望这个项目对社会带来一定的启发性,触发社会各界,採取多渠道及创新模式筹划房屋计划,儘快解决香港「住屋难」问题,为居住环境恶劣的家庭燃点告别劏房希望,让市民早日重拾幸福感。

(本文作者爲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董事会暨执行委员会主席及前智经研究中心理事)

上一篇:来论 | 新管治团队能够带领香港由治及兴
下一篇:来论 | 须为主要官员「正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