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 「一国两制」下半程 公务员须重新出发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2年06月20日

文/周琳琳

香港回归在第25个年头裏迈过了半数裏程,特区政府官网上载出「砥砺奋进廿五载 携手再上新征程」的主题纪念平台。新征程的「新」意味着什麽?特区政府如何重新打造自身的公务员团队,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其后25年对香港社会的管治,是各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犹记得刚回归时,香港以至海外对我们优秀的公务员团队均称许有嘉,称为「最具效率的政府」。但今日似已愈来愈少听到这样的正面评价,昔日全球排队争相到港效法政府运作的情况也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近年来,特区政府在房屋、疫情等重大民生工程的处理上屡被诟病严重滞后。随着新政府架构提上日程,以及加薪议题引发争议,如何在爱国爱港者中落实「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纲领,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未来公务员需焕发热情

为提升港府人员的执行能力,有人提出建立「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制度」,也有议员建议政府改革公务员升迁解僱制度,对未能达到绩效指标的公务员,可终止聘任。诚然,KPI是有效手段,治标更应治本。公务员队伍经过严格选拔,能力绝非平庸,归根结底所缺少的,是服务社会的正气,与「想干事」的热情。有了热情,便能目标明确,行动果断,勇于承担,主动创造。

缺乏热情的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或与公务员长期处于备受政治压力的环境有关。回归多年来,香港一直处于泛政治化的社会环境之下,几乎每一个议题都会演化为政治争拗。一些政治势力滥用司法覆核手段,阻碍政府施政,令公务员受到多方压力。久而久之,在公务员团队中,就逐渐出现了一种「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尽可能地迴避矛盾,避免捲入风波当中。这种心态所产生的负面效果是很明显的,令政府给人一种裹足不前,互相推诿的印象。

「一国两制」裏程过半,香港政治环境逐步肃清,香港已经进入新时代,公务员也有必要重新出发。

培养公职人员对公共事务及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可以藉鑒新加坡政府扎根基层、躬身实践的公务模式。一来,港府应当大力在民间层面推动基层服务组织建立发展,为政府和人民之间构建一个沟通民情的缓冲地带;二可在社会基层组织中建立选拔人才的任用机制;三是要求公务员进入基层实践,定期与民众联络,把公民切实的需要反映给政府,在参与社区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政府与公民上下同慾的一体感。

未来目标感要上行下效

只有热情并不足够,公务员团队服务公民的定力,很大程度来自上层指令的「準心」。港府的决策层必须有清晰的定位、明确的指向;在其背后蕴含的,则是科学、务实的决策机製,客观充分的前期研判,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需时刻警醒 在各个层级上,对一切政治干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

近年来,港府自上而下的目标常缺乏量化,且指令会临时生变,甚至政策大方向也不时动摇,导致公务员心中无底,做事难搵着力点。第五波疫情期间,政府高层官员发放的讯息口径不一,反口覆舌就是例子。譬如港府曾于1月12日表明拒绝全民检测,但2月22日则宣布将会有全民检测;曾公开表示香港不适合实施禁足令,但及后又表示「不排除」会有禁足令。有意见认为,政府言论令人感觉出尔反尔,市民难以相信政府资讯,就算政府再行澄清不会实施全城封锁,市民仍感到恐慌,赶去超市扫货。

除了政策方针坚定明确,目标制定也宜量化清晰。例如,今年要兴建多少套房屋?解决多少居民的上车问题?今年要扶植多少家创科公司?要将失业率控製在几多?敢于明确目标,才敢于付出行动、复盘经验。「加薪」并非一定不合理,但要能堂堂正正地接受民众检验。

回归二十五年来,随着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的落实,香港管治层面也算是取得了一个令人心安的期中答卷。与此同时,公务员团队应主动适应新的政治环境。用热情滋养目标,用目标感反补热情,以积极进取的心态,让政府变得更积极有为,让爱国爱港因主动作为而落在实处,让政府成为市民的伙伴与依靠。

(本文作者爲青研香港成员、传媒人)

上一篇:来论|新班底符合市民普遍期望 团结各界带领港人同开新篇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