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保卫战怎幺打?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2月26日

李明生

两害取其轻,捍卫人民币汇价的负面影响,无疑已逐渐浮现。由外汇储备的持续减少,突破了3万亿美元的大关,到最新外商直接投资(FDI)急跌,按年大泻多达9.2%,正是确保人民币「七算」的代价。

消耗外储是首要工具

FDI锐降,跟人民币汇价有何关系?主要原因乃在资本管制。事实上,去年中国经济备受人民币贬值和增长幅度放缓的阴霾困扰,惟同期所吸纳的FDI仍然增加约4%,比较联合国指同期全球FDI下跌了13%,显示此两因素并无阻碍外商来华投资的意欲。然而,踏入2017年,为了应对走资问题,中央采取了资本管制措施,FDI数字便马上应声急跌,效果立竿见影。的确,正当中央严格限制资金外流之际,在「易入难出」的情况下,钱币的另一面,外资考虑投资中国岂不慎之又慎?当然,现时的资本管制措施,乃针对内地居民购汇进行境外投资,理论上并不影响外商投资;不过,在美国加息预期下,人民币贬值压力只怕愈来愈大,日后实不排除当局将进一步收紧资本管制,外商因此勒停、押后,甚而取消来华投资,某程度是可以预期的。

除此以外,外汇储备的进一步萎缩,同样势所难免。有关方面最近不断为外储数字解画,例如指当前规模实难言小,甚至说由4万亿降到3万亿是好事,等等,都为外储的多寡赋予了新的演绎,或者此乃一种期望管理,好让外界适应外储持续减少的发展。其实,一般相信,外储愈多愈好的,甚至可视为一个地方的财富体现,断不可能存在外储减少属于好事的论调;但具体地,究竟什幺规模的外储才最合适,无疑具有相当的争议性,正如香港的外储和库房都有人嫌多。不过,无论讨论结果如何,唯一几可肯定的是,相关论调实暗示了外储将会持续萎缩的命运,而这或许就是当局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工具。

暂时,透过加息来支持汇率,相信乃中央诉诸的最后办法(last resort)。有鑒美息上升预期,如果人民币同步加息的话,肯定大大纾缓走资和贬值问题。可是,这却会加大内地经济的下行压力,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动摇整体经济的稳定。是故,人行都倾向「曲线」加息,例如调高常备借贷便利(SLF)和中期常备借贷便利(MLF)等,并解释这不等于加息,也不属于「加息保汇率」。可以看到,跟上文提到的外储预期管理一般,这意味着中央不打算加息挺汇,更不希望市场出现任何的加息预期,否则的话,由企业投资到居民消费的意欲均恐受阻。

通胀水平仍存空间

总括而言,根据金融学的「三难选择」,在稳定汇率、从而稳定整体经济及金融的总纲下,继续消耗外储似乎是人民币保卫战的首要工具,其次是资本管制措施,最后则是跟随美国全面加息,而个别微调货币供应的质与量也是手段之一。

毕竟,外储的一大功能,就是捍卫汇率;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其主要负面效果,乃推高通胀,而事实上上月CPI已升至2.5%;不过,基于外储规模仍多,通胀水平亦不算高,这方面实仍有相当的弹药与空间。即使箇中存在代价,也是无可避免的,亦是逆周期操作的必然。

上一篇:由消费者说了算,才是正当竞争
下一篇:快递业,认真面对拐点才会持续繁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