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内地两市均延续弱势,上证综指跌幅更为明显。而消息面上,MSCI提出纳入A股新方案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市场更多的将此解读为利空。
市场期待或落空
内地投资者普遍期待明晟(MSCI)能儘早纳入A股,认为一旦纳入,国际资本就会蜂拥而入,给干涸的A股送来宝贵的资金。
流动性枯竭导致内地股市不死不活,两市场成交额维持在3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所以,内地投资者期待MSCI能儘早纳入A股,国际资本雪中送炭。据原来估计,如果入摩,可望给内地股市带来非常可观的增量资金。
但是,A股入摩却是一波三折,去年呼声最高,最终铩羽而归。原来期望在深港通开启后,今年能正式入摩,但是又出现闹心事。明晟日前公布谘询文件,提出了基于互联互通机制的新纳入框架,同时提出一项有关将中国A股纳入全球指数的缩小化方案。
这就是说,按这个所谓的折衷方案,内地股市即使今年能入摩,也意义不大的,至少指望由此而带来可观资金的期望是要落空的。
折衷也不一定能入
明晟指出,去年A股被纳入MSCI的主要障碍是「QFII每月20%资本赎回的限制」以及「内地交易所对与A股挂钩的金融产品的预先审批限制」。此外,投资者需要一些时间来评判有关停牌和放宽QFII投资限制的新规。而今年情况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就是说,即使A股接受了折衷方案,今年能不能被纳入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另一方面,A股自身情况也显示入摩欲速则不达,真的全面入摩未必就是好事。截止2017年3月23日收盘,创业板平均市盈率高达70.99倍,中小板平均市盈率高达50.46倍。这是十年前A股牛市都难以达到的平均市盈率高度。而市盈率合理标準是30倍,这是所有行业平均标準。从数据来看,超过30倍的个股佔内地股市总数的84.4%。更麻烦的是,内地做空机制还不发达,入摩或会带来对市场的冲击。
还有,注册制改革的延后也不利于全面入摩。所以,与其接受缩量版本的入摩方案,不如逐件解决市场自身的短板,把院子打扫好了再入也不迟。
王长久
沪深两市低开低走缩量下行
【又讯】承接前一交易日弱势,28日A股低开低走,沪深股指继续下行,「中小创」跌幅相对较小。两市成交继续萎缩,总量降至4700亿元以下,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当日上证综指以3265.63点的全天高点小幅低开,此后缓步走低。下探3246.09点的全天低点后,沪指收报3252.95点,跌14.01点,跌幅为0.43%。深证成指收报10563.29点,跌18.63点,跌幅为0.18%。创业板指数跌0.16%后,以1944.36点报收。中小板指数跌0.27%,收报6811.28点。
下一篇::油价今年有力 挑战每桶6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