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开放提速又提质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7月02日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6月20日在「2017陆家嘴论坛」上指出,「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这释放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中国金融服务业将有望开启更大力度、更高层次的双向开放。

而次日淩晨,MSCI明晟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基準新兴市场指数的计划,中国向全球投资者开放市场的努力终于获得期待已久的认可。

与此同时,人行正式公布境外投资者可使用自有人民币投资「北向通」,「债券通」有望在今年7月正式开通。

这一系列举动至少说明了一点,中国金融开放驶上了快车道。

中国主动拥抱开放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拉开了中国金融服务业大力度开放的序幕。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银行、证券、保险业就对外开放做出了具体承诺。一是扩大外资银行在中国可从事的业务範围,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开展外币业务、人民币业务、营业许可等方面的限制;二是允许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开展股票和债券的承销和交易业务;三是扩大开放地区。这就要求中国金融服务行业要以更积极的姿态主动拥抱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和战略布局,在开放中跨越式提升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经过十六七年的持续努力,中国金融开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如2014年11月17日开启了股市的「沪港通」,2016年又开启了「深港通」,而今A股又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内地股市的壁垒基本消除了;

如7月份即将开启「债券通」,相当于开放资金进入大陆市场。据悉,境外投资者的投资标的债券为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所有券种,包括国债、地方债、政府支持机构债、政策性银行债、商业银行债、非银行金融机构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资产支持证券等。境外投资者既可以通过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认购方式,也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买卖方式,投资于标的债券。

推中国金融上台阶

A股被纳入MSCI意味着内地股市国际化进程跨出了重要一步。这一步不仅给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带来重要机遇,也会让国际资本市场因A股而更加丰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走入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是一种大趋势,就像之前人民币进入SDR一样,从历史趋势来看这是一大步。

从7月开始,境外投资者就有可能进行债券现券交易,未来交易工具将逐步扩展到债券回购、债券借贷、债券远期,以及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交易,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大戏开演的重要标誌。

近年来,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从对外投资规模来看,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由2011年的704.38亿美元上升到2016年末的1989.96亿美元,5年内增长1.8倍。在保险领域,伴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放开,险企也竞相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的走出去。境内证券公司以香港为突破口,积极践行国际化。截至2016年末,26家上市券商中,已有20家设立了香港子公司;A+H券商增至8家,香港市场已成为境内证券公司补充资本的重要渠道。

王长久

上一篇:防止形成“传言恐慌”已是当务之急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