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99年以来,标普首次下调中国主权评级。按一般情况,受沖击最明显的应该是人民币汇率,而实际情况却是,2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反而结束了此前的三连跌,出现微幅反弹。在岸人民币(CNY)兑美元北京时间22日23:30收报6.5890元,较21日夜盘收盘更涨了32点。这至少可以说明,标普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并没有引发恐慌,市场反而更加稳定。
市场已经有稳定预期
人民币在标普评级结果出来后反而走稳了,首先是市场已经有了稳定的预期。整体来看,近期美元走弱和人民币走强不大可能在年内有明显反转,预计后续人民币汇率回调空间有限,年内将延续双向波动格局。
尽管美联储上周作出鹰派十足的表态,但美国经济复苏并非一帆风顺,特朗普提名的新任美联储主席能否一如既往地执行缩表存在不确定性。
另外,中国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目前人民币汇率已与经济基本面大体相符,监管部门针对外汇和资本流动的宏微观审慎监管持续加强,贬值预期已明显减弱,未来将呈双向波动态势。
而更重要的是,近期人民币的回软不是被动的,而是人行主动作为的结果。9月11日人行开启新政,明显降低了国际上做空人民币的成本,这说明此后人民币的回软是人行期望看到的。从年初开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最低的6.95持续升值到最高的6.49,幅度巨大,已经将此前汇率改革后的失地的一多半收复了。而人民币持续井喷的结果是影响到经济,尤其是出口的竞争力,今年8月出口数据就说明了这一点。
市场为何不恐慌
虽然人民币过快升值的势头经过人行的新政已经逆转,但大幅贬值也不现实,一方面,今年5月26日逆周期调节因子的引入,在弱化前一日收盘价对中间价的影响的同时,加强了人行的调控能力,有助于预防美元走强造成的市场非理性波动;另一方面,中美利差高于历史均值,提供了较厚的「安全垫」,跨境资本不致过快流出。
另外,市场不恐慌还在于有前车之鑒。其实,标普不是第一家给中国降级的国际评价机构。在此之前,2017年5月24日,穆迪将中国本币和外币发行人评级从Aa3下调至A1。而综合来看,穆迪给中国降级不但没有给中国经济带来沖击,反而是无论在股市还是汇率市场,内地股市和人民币汇率都出现了加速上扬的态势。国际投资者不但在汇率市场大举买入人民币,使得人民币汇率在7月和8月出现井喷式的升值,更藉助多个渠道大举进入内地股市,让内地股市在8月25日成功攻克盘桓9个月的上证综指3300点关。这都说明国际评级机构所做出的结果,在国际投资者眼中不过是一个参考,而国际投资者更愿意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和真实的感受。
所以,有穆迪首次下调中国主权评级的前车之鑒,标普首次下调中国主权评级也就难以掀起大的风浪。今年以来人民币的综合表现已经让一些坚定做空中国的国际上的基金亏损惨重,现在单单一个标普降级,难以让做空中国力量卷土重来。
王长久
下一篇::楼市调控加码沖击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