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明显反弹的消息提振了内地股市18日的表现,更加速了主力资金进场的脚步。
数据提振股市信心
全球牛市忽然降临,美股创历史新高之后,英国、印度、巴西股市也创出历史新高,中国香港股市也在17日突破10年历史大顶,恆生指数创下31983.41点的历史新高。
然而内地股市明显的弱势正吸引更多的主力资金进场,而2017年中国经济的亮丽表现也增强主力的信心。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6.9%,这也是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从两位数滑落到6.7%后的第一次反弹,虽然还不能就此说中国经济增速的底部已经探明了,但至少可以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走出下降通道,将在一定区间实现双向波动。中国经济增速反弹也有助于扭转国际预期,此消息符合各方预期,对18日的内地股市走势也产生明显的提振作用。18日上证综指大涨30个点或0.87%,收盘报3474点,显示本周有效突破去年最高点3450点,上证综指在追赶全球牛的脚步。
机构加码沪强深弱
但是内地股市在全球牛下的分化进一步加剧,就在大牛的上海股市18日涨跌个股也是基本相当,而深成指仅仅录得0.14%的微弱涨幅,创业板指更是继续运行在下降通道。而个股上,深圳股市继续是涨少跌多。
近期出现上海股市成交额远远超过深圳股市的情况引起了市场各方关注,上海股市多是大盘股、超级大盘股,而深圳股市是典型的中小盘个股集中营。上海股市成交额放量说明开年以来机构资金在持续加码,机构资金正跑步进场。而大资金首选一定是盘子足够大,进出都非常方便的大盘股或超级大盘股。所以,上海股市成交额持续放量说明大蓝筹行情正持续深入,而中小盘为主的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自然就受到冷遇,而这样的态势一旦成型,就很难改变。所以内地股市将继续演绎机构行情,散户将越来越难以立足。
2016年3月1日以来的慢牛行情是机构资金主导的大蓝筹行情,上证50指数护航的大蓝筹行情正将热钱更多地吸引到上海股市,上证综指已经有效突破了去年的最高点3450点,正逼近3500点关。而深圳股市受中小板和创业板持续走弱拖累,而无法有效吸引更多的热钱进来。随之而来的将是内地股市日趋机构化,机构在股市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大,深圳股市和上海股市的影响力的差距也将越来越大,内地股市机构化的同时也将日趋国际化。王长久
【链接】银行股走强 沪指「弹」新高
昨日沪深股指双双收红,上证综指再度创出本轮反弹新高。「中小创」表现相对弱势,其中创业板指数逆势小幅收跌。行业板块表现显着分化,银行股集体走强且整体涨幅逾4%。
与前一交易日相比,沪深两市成交明显萎缩,分别为2677亿元和2171亿元,总量降至4900亿元以下。
投资者信心指数环比上升6.5%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公布,2017年12月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指数为55.6,环比上升6.5%。
调查结果表明,投资者对中国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的信心有所上升,对海外市场环境的信心上升幅度最大且重回偏乐观区间。投资者对股票估值的信心微降,但依然保持在50中性值以上。
下一篇::央企做假账:不可等闲视之,更不能轻轻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