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年内加息预期升温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1月21日

内地年内加息预期升温

儘管现在反对加息的声音佔上风,但外有美联储带动的「全球加」,内有短期的加息空间,中国2018年加息几率在上升。

进入2018年,A股从慢牛变成了快牛,人民币汇率也成了脱缰野马,连去年罕有人谈论的利率问题也开始被频频触及,就在昨日,中国日报发文称,央行研究人员表示中国短期内加息是适当的,可见2018年内地加息预期正在明显升温。
今日时报记者 王长久

年初罕见股汇双牛

去年沪指最低点是5月11日的3016点,最高点是11月14日创下的3450点。而今年一开盘A股就把拿下3450点当作第一目标:从去年12月28日开始,沪指罕有地走出7连阳,从去年12月28日的最低点3263点算起,到8日的最高点3412点,累积最大升幅达到149个点或4.57%。而同期深成指的最大升幅也有4.55%。就连去年全球垫底的创业板指数期间也有3.62%的最大升幅。

年初更牛的当属人民币汇率。去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收盘在6.5342,而到了昨天,中间价报6.4832,为2016年5月3日以来最高。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开盘跳升逾百点,升破6.48关口,最高报6.4739,创2017年9月以来的新高。也就是说,短短5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积升幅就达到510个基点或0.78%。而且,上周四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就已经冲破去年的最高值6.4987。

通胀预期开始升高

2017年中国CPI持续在2%以下运行,预计全年平均水平在1.6%左右,保持低通胀状态。从2014-2017年,中国通胀率已经连续4年维持在平均2%左右的水平。进入2018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和政策环境的变化,通胀预期明显抬头。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其最新研报中上调2018年中国CPI预期至2.6%,此前预期为2.5%。

通胀预期在2018年年初抬头基于四点担忧,一是十九大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嚮往意味着对高品质商品及服务的需求将不断上升,这或许会推高通胀;二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8年中国经济的三大攻坚战中,其中之一就是汙染防治,环境治理政策持续收紧或会提高企业经营成本从而带来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三是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或会导致新一轮的全球大宗商品牛市从而加剧国内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四是2018年猪周期或会重现从而推高通胀。

加息或难避免

内地已连续4年没有动用利率和準备金率,儘管美联储2015年12月开启加息周期,而且至今已经5次加息,但是中国在加息问题上一直表态不会跟进。不过今年情况有所改变,中国日报(China Daily)昨日报道,央行高级研究人员近期一致认为,加息「作为一种用来对金融活动实施更广泛监管的手段,将有助于挤压资产泡沫和抑制债务扩张。」

据报导,「官员们称,(一次可能的加息)辅以削减工业企业过剩产能的关键手段,将抑制不顾借贷成本的债务扩张,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投资回报。」

目前美联储基準利率已经和人民币相当。若2018年不出意外,美联储还有可能进行3至4次加息,如此中国加息压力将与日剧增。儘管现在反对加息的声音佔上风,但外有美联储带动的「全球加」,内有短期的加息空间,中国2018年加息几率在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日报文章援引的央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日前谈话指:「自去年来工业产品价格和企业利润不断提升,短期内存在加息的空间」。随后又对此作出更正:纪敏的发言旨在阐明利率与杠杆之间的关係,纯是学理上的讨论,他在论坛中并未或明或暗地认为「中国短期内仍存在加息空间」。

上一篇:央企做假账:不可等闲视之,更不能轻轻放过
下一篇:“土地供给放开”会成为控房价的“终极杀器”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