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月12日公布了2017年全年进出口情况,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万亿元,增长10.8%;进口12.46万亿元,增长18.7%;贸易顺差2.87万亿元,收窄14.2%。
由此可以得出,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过度强势表现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还是有的,一是中国出口增幅明显弱于进口增幅,二是中国2017年进出口贸易的顺差收窄太快。

影响符合预期
毫无疑问的是,人民币汇率表现对外贸进出口是有影响,去年8月就表现得非常明显,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去年8月井喷,就明显影响到中国出口的增幅。这也是去年9月11日中国央行将外汇风险準备金率从20%降低到0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也正因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从最高的6.4987回软到接近6.70。
放在2017年全年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进出口数据的影响程度总体上是比较有限的。一是汇率变化对于进出口是一把双刃剑,人民币贬值的时候,理论上会使企业出口从中相对受益,但同时也会使企业进口成本相应上升。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对出口的影响偏多于负面,但对于进出的影响偏多于积极;二是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由于跨区域上下游分工和产业内贸易普遍存在,某一个经济体的币值变化及其对进出口的影响,都将快速传导至其他链内经济体,进而分散对单一经济体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影响或被高估,人民币汇率也不必完全看着进出口数据的变化运行。
人币应避免过度强势
但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的过度表现对进出口的影响还是不可忽视的。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从6.9370上升到6.5342,幅度达到4028个基点或5.8%,而且2017年人民币不仅仅是兑美元大幅升值,还是兑多个主要国家的货币升值,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应该是不小的。所以,在世界经济复苏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仍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有利于企业稳定汇率预期,促进外贸平稳发展。
央行也在尽力地引导人民币的合理波动。例如今年年初,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度升破6.50关,最高到了6.47的时候,央行迅速出手,1月9日晚间央行称,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计算「逆周期因子」的「逆周期系数」由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价行自行设定。央行新政令人民币汇率明显承压,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207,较上一交易日中间价大幅下调239个基点 ,调弱幅度创去年9月12日以来最大。
去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6.50一线是合理估值的中枢,今年央行的容忍度可能会有所扩大,至于可以到哪个程度,还有待观察。但原则上说,人民币过于强势会招致央行的打压。当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越来越市场化,市场也会在人民币过度强势的时候知难而退。王长久
下一篇::人币兑一篮子货币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