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学会营运总监 白仲祺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谈到明年的财政预算案,表示「可以保证,今个财政年度一定有盈余」,那幺应怎样善用盈余呢?
港府不是私营企业,收税基本上是为了政府提供的服务筹集资金。而港府与世界大部分其他地方的分别,就是政府每年运作后,收集的税收比开支更多,剩下的盈余能留在往后用。相比大部分其他地区每年政府录得亏损,需要发债或印钞来填补,港府可说是遵守基本法107条量入为出的戒条。
当然,陈司长保证有盈余后,便立即说将会安排更多资助。狮子山学会一直认为,香港百多年来的成功,有赖政府积极不干预、税率低和保护自由贸易政策。可是,陈茂波说政府会增加开支,不免令人担忧。而近日,由于中美贸易战,令香港谨守「一国两制」的任务变得更加重要,此时,香港政府保持财政稳健,亦即贯彻基本法,变成史无前例的重要。
香港人最实际,如果说政府要增加开支,当然最重要的是究竟有没有实效。例如陈司长谈到政府资助运动员的60亿基金,说应该得到增加。笔者不是运动员,但怀疑,如果所有需要获得资助的人按照次序排列,资助运动员的数十亿,是否能找到更有效的用途。另外,市民普遍对派钱感到反感,是因为我们清楚知道羊毛出自羊身上,亦知道政府控制开支,才是为未来最佳的打算。
对于财政预算案,很多传媒报道都集中在盈余的大小,以及政府有否派钱措施,但就算看往年,政府开支的增幅,比GDP增幅高,并不符合基本法107条对政府作出的限制。所以,狮子山学会要求政府用最直接的方法还富于民,透过减低税收和避免增加派钱,量入为出,使开支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财政预算案应被视为政府为了维护「一国两制」而谨守基本法设下的限制,比以往更谨慎地保护香港政府的财政储备。
下一篇::险资增持加剧A股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