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前几篇文章讨论了不可思议的印度管理后,很多网友提出一个问题:你说印度人管理那么好,为什么其国内管理那么差,尤其像印度铁路总是翻车,每年死上万人,经济发展也不如中国?
本文要从几个方面澄清一下:
一是说印度管理有值得学习之处,不是要从总体上笼统地说它好这样简单地表达;
二是一定要清楚,管理只是整个社会或企业经营过程中一个方面,不能单一地决定整个结果,因此也不能简单地用最终结果的好坏来对其作唯一的评判;
三是印度国内的发展并非像我们想象得那样一无是处,在某些方面是有超过、甚至远超过中国之处的。其管理水平并非只体现在国外,在国内也有一定的体现。
就像一辆汽车,最终动力体现很差,并不一定就证明其发动机一定也很差,因为还取决于变速箱,传动机构等动力系统的所有方面。因此,真正专业的分析需要直接对发动机指标本身进行独立的研究。这才能获得真正全面客观的科学结论。因为管理与其他不同要素结合的情况不同,就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最终结果。
印度不如中国的方面分析
一、经济总量分析
印度表现为GDP的总体经济水平在1983年前还高于中国,但在后来就被中国迅速地超越,并拉大到2016年的刚好5倍。
网友关注历史的在公众号大学声上有一篇文章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是怎样一点点把印度甩在身后的?|深度分析(2017年7月12日),以世界前20位GDP总量经济数据为基础,按每一年的比较回顾了中印两国经济对比的变化。该文清晰地反映了印度在最近的30多年时间总体上是如何一步步远远地落后于中国的,可作很好的参考。
但是,如果从相对量的比较来看,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对比劣势体现得算是比较轻的。如果对比一下其他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相对关系,则变化更大。只是因为其他国家原来经济体量远超过中国,直到相对比较近的时间才被中国超越,甚至美国还没被中国超越,因此让人感觉起来不是那么强烈。
例如,1980年中美之间经济差距是美国为中国的15倍,而2016年时美国仅为中国1.655倍,变化了9倍,比印度的5倍还要大接近1倍。日本则更甚,1980年日本GDP总量是中国5.74倍,而2016年时中国却反过来是日本的2.27倍,变化了13倍。所以,不应仅仅是经济总量或人均被中国超过多少就简单地批评印度,那要看和谁比。
中国经济发展的确是太快了,这个经济现象超出了世界上所有职业经济学家能解释的范围。过去曾有23年高速发展大限之说,就是世界上以两位数增长率发展并不奇怪,甚至是一种新兴市场的普遍规律,但一般最多23年,这样的速度就迅速降下来,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绝大多数国家到了这里就突然停止不动,甚至倒退。
但是,如果以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进入高速发展算起,到现在都快40年,接近两个23年了。虽然近年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却还是在6.5%到7%这样中高速区间。也有人认为中国这样的中高速发展还能再持续20年,这让世界范围内的很多人,尤其原来经济总量在中国前面的国家实在是受不了。
因此,不能简单说印度无能,而只能说中国高速发展的时间段长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不是印度不正常,而是中国实在快得太不寻常了。但是,正如本文开头所示,中国发展得这么快,并不能简单证明说我们一切事情都已经做得完美无缺。
印度不如我们,并不表明印度所有方面都一无是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中国要想更长期地保持良好发展,就必须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候能认识到下一步需要改进之处何在。
二、中印铁路对比分析
印度的铁路状况的确很糟糕。英国殖民者统治印度期间,在1853年开通第一条铁路,至印度独立前已经建成5万公里铁路,至今已有160多年的运行史。但发展到现在运营总里程6.6万余公里,仅增加30%多。
下一篇::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局势或触发更多企业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