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条约》六十周年:欧洲一体化的困境与出路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7月16日

《罗马条约》六十周年:欧洲一体化的困境与出路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研讨会现场1957年,法国等西欧6国签署《罗马条约》,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标志性事件。时隔六十年,欧洲似乎再次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7月15日,以 《罗马条约》六十周年:欧洲一体化的困境与出路 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数十位中外专家学者与会。

本次研讨会围绕欧洲地缘政治经济新发展、欧洲大国与欧洲一体化前景、全球化新动向与中美欧经济关系以及中美欧社会思潮与人文交流这四个议题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与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前副部长陈大卫发表开幕致辞。

刘元春在致辞中表示,《罗马条约》签订之后,整个欧洲六十年基本没有战争,形成了一个贸易投资、金融货币完全一体化的典范。他认为,其成功很重要的一个要诀就是在于规则开放导向型的一体化。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开启欧洲一体化进程;1957年,六国在罗马又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条约的签署则标志着欧盟的前身 欧洲共同体(欧共体)诞生,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标志性事件。今年3月,除英国之外的欧盟27国领导人曾齐聚罗马,纪念欧盟里程碑文件《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

上一篇:考文德将当选印度总统?英媒:或将令总理莫迪“收紧权力”
下一篇:十一国版TPP谈判只谈了些虚的,日媒:并未触及关键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