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青年汉学家研修班的学者访问广州中山纪念堂等多地,全方位了解中国的传统与现代 记者 汤铭明 摄
廿五国青年汉学家走进岭南感受中华
暑热中深度游学,体会古老文明与新生力量
记者邓琼 实习生吴爱丹 通讯员陈文举 李伟苗 肖像摄影 汤铭明
只要稍作“脑补”,即能感受到这场面多幺珍贵———三十多位肤色各异的青年学者,用25个国家的语言唱响生日歌,最后再汇成“同一首歌”,汉语版的《祝你生日快乐》!———上周三晚上,为了给来自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的青年教师西斯柯·娜塔莉亚祝贺26岁生日,“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广州班的全体成员开了个大“party”,度过难忘的一夜。
今年,中国政府创办的这个文化交流项目已年满四岁,接待的外国学者超过350名。目下,“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第一次走入广东,以暨南大学为基地,正在岭南早早来临的暑热中如火如荼地进行,一直持续到本月底。
这一批到访广州的青年汉学家共31位,来自大学和研究所背景的占绝大多数,其中不乏在当地已颇有影响力的学者。乌克兰基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亚历山大,塔吉克斯坦斯拉夫大学东方语言系主任刘星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建国大学中文系主任林雪莹等都在其中,可以看出海外研究界的重视,也印证了活动承办方负责人此前的说法:我们是“专中选优”,强调学术性。
共同承办这个研修计划的是广东省文化厅和暨南大学,他们从去年11月起接到任务,就开始筹划。青年汉学家们按照各自的研究意愿和基础,被分为ABCD四个组,分别以语言文学、历史、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为重点。自5月11日开班,三周时间安排了满满当当的授课、游历和研修。

下一篇::汉语为桥交流互鉴 “汉语桥”法国区预选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