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路:海洋经济发展关键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9月24日

21世纪海上丝路:海洋经济发展关键

【今日时报网讯】记者黄兆琦报道:海运占全球贸易的90%,海底电缆是互联网的骨干。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Peter Thomson)呼吁,全球各地尽所能推广海洋保护知识,支持海洋科学研究和可持续渔业,停止使用一次性胶袋。

在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欢迎午宴上,汤姆森强调,全球逾3亿人口的生计完全依赖海洋,包括食物、就业、旅游等,对小岛国家尤其重要,海产更为30亿人口提供生命所需的蛋白质,并制造地球一半的氧气和吸收超过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

汤姆森批评,破坏性捕鱼、非法捕鱼、过度捕鱼等活动已经令大量的鱼类处于濒危状态。此外,海洋垃圾问题极度严重,以现时汙染速度计算,至2050年99%的海鸟会摄入塑胶,海洋的塑胶比鱼类还要多。他续称,海洋被人类破坏后会对气候变化产生不利影响,引致海洋酸化、海洋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等严重后果。

何志平:海上丝路平衡发展与保育

香港中华能源基金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表示,各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挑战,现时国际形势之下,迫切需要一个蓝色海洋连接平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育保护。中国推进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正是对这些挑战作出及时和积极的回应。

「通过加强海洋科技、海洋保护保育、经济发展和政府管治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海上丝路平台正好提供路径,让细小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用彼此的优势和能力。」何志平又强调,海上丝路这条蓝色路径,包含绿色发展、海洋保育与发展、海上安全、创新发展、合作治理等特色。

「海洋与岛屿资源的潜力,能够藉着港口工业、海运、港口物流、人力资源开发等措施而得到释放。海洋把人类团结起来,从大约600年中国明朝时代的郑和开始,蓝色海上丝绸之路的成就,承载了历代以来在不同地域和领域上,人们为愿景而作出努力的累计成果。蓝色伙伴关系重新确立人与人以及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和承诺。」何志平说。

汤姆森:香港海港卫生大大改善

汤姆森称赞香港的海港卫生大为改善。访港期间他又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谢锋会面,双方就联大工作、海洋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合作等问题交换意见。此外,他参观了本港海洋生态保育设施、与海洋保育者交流、并会见港府代表。

访问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事务部可持续发展司(UN DESA DSD),携同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特别谘询非政府组织之一的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CEFC)共同筹办,是联合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推广活动的一部分。

联合国首届海洋大会今年6月在纽约举行,目的在于扭转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趋势,确保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14个目标「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够落实。

上一篇:任志刚评中港金融关係 不存在主导与附属
下一篇:上市公司商会反对设立创新初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