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报网讯】记者叶子睿报道:特首林郑月娥首份《施政报告》建议新研发税务优惠扣税措施,主要受惠对象就是本港中小企业。对此,罗兵咸永道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世界主要国家都朝这个方向发展,并透过税收优惠等不同方式鼓励研发投入。不过,该行强调,如何定义「研发行为」和「费用」很大程度影响措施的实际效果,政府须小心釐清。
本地研发经费多来自公营部门
林郑首份《施政报告》提出,将对企业研发开支提供额外税务扣减,企业首200万港元的合资格研发开支可获300%扣税,余额则可获200%扣税。罗兵咸永道中国南部区及香港税务主管合伙人李尚义认为,港府建议的新研发税务优惠扣税措施,是政府鼓励科技创新发展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一步重要的举措。
李尚义指,现时《施政报告》的新措施实施细则尚未公布,但从鼓励力度来看,新研发税务优惠扣税措施应受到企业欢迎,同时也有考虑到中小企业经营及发展情况。
对于香港本地研发总开支,李尚义认为,作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香港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本地研发总开支以及研发投入结构仍处于低水平。他进一步指,香港的研发经费有不少还是来自公营部门,这一比例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惟他相信,新的研发税务优惠扣税措施,将可提升香港私营机构增加研发开支,提升香港整体研发开支,并追近国际水平。
準确区分「研发行为」与「费用」
罗兵咸永道全球研发服务领导小组成员、中国研发优惠服务主管合伙人邸占广称,根据对其他较多国家和地区研发优惠立法发展的观察,政府在制订研发税务优惠措施时,如何定义「研发行为」和「费用」很大程度影响措施的实际效果,因不同行业中都有独有的研发活动,如金融服务业有「信息安全技术」、「人工智慧技术」等研发。
邸占广续表示,要準确区分企业的「研发行为」和「费用」;根据政府措施鼓励的「研发行为」是非常重要,因準确区分可以帮助企业成功申请税务优惠,同时避免措施被滥用。邸进一步表示,除了加计扣税政策之外,其他的鼓励方式如政府科技补助津贴,抵税及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鼓励措施,政府也可以考虑。
另外,罗兵咸永道发表报告指称,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及政府开始减少为民众退休储蓄,资产及财富管理需求将会增加。据估计,到2025年,资产及财富管理界别的资产管理规模将达145.4万亿美元,较2016年的84.9万亿美元增长71%,意味着将经历每年6.2%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当中拉丁美洲及亚洲增长较快。该行预计,零售基金如交易所买卖基金(ETFs),在2025年的规模将较去年增长近倍,且对另类领域的投资将会增加,譬如房地产、土地、私募基金以至私人债务。
下一篇::恒指弹328点 本月连升三周 资金由大型股流向中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