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报》引述消息人士指,内地及香港证监会目前正就另一项焦点政策「H股全流通」进行讨论,料最快明年首季决定并公布。市场人士估计,全流通后将有9,500亿元市值之股份进入港股,料将先选择部份大型股份作试点。
沪深港通实名制(投资者身份识别机制)落实于明年第三季推行,为内港金融市场加深互联互通扫除障碍。消息透露,两地证监会正积极商讨另一项焦点政策 H股全流通 ,最快于明年首季拍板。倘若成事,大行估计将有超过9500亿元市值的股份进入香港市场,长远有助更多H股纳入国际指数,提升其估值,惟短期可能因为股本增加而导致相关股份受压。
万亿市值股份或涌港
内地公司发行的股份以内资股占比最重,这类股份只能在境内持有人之间转让,不能公开流通,而在香港发行的H股虽然可自由买卖,但只占总股本少数。唯一例外是建设银行(00939-HK)于2005年上市时以100%流通H股形式集资,此后再无同类个案。市场一直憧憬H股全流通有助推高港股市值和流通量,可是多年来只闻楼梯响。
港交所(00388-HK)行政总裁李小加上周接受查询时,直言H股全流通 应该快了吧 。金融服务界立法会议员张华峰形容,自从实名制、同股不同权等议题有定案后,两地监管机构把H股全流通放在议程前列,一直有商讨跟进,至于容许多少公司实行和程序细节等,仍在研究中。
回归20周年前夕,内地与香港于今年6月底签订新一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当中有3个重点,分别是放宽外资在内地设立合资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互联互通投资者身份识别机制及推动H股全流通,前两项已相继落实。
综合业界消息,两地证监会已就CEPA提及的推动H股全流通,密锣紧鼓讨论有关安排,最快可在数星期内拍板,即有望明年首季公布结果,就算稍为延迟,亦只是数个月,料不会再如上几回传闻般 食诈糊 。
联想控股或成H股全流通试点
据香港明报,联想控股近日建议修改公司章程,新增 内资股可转换为外资股 ,这项修改很大可能就是为H股全流通作准备。截至周一开盘前,联想控股总市值480.7亿港元,其中仅约80亿港元为可流通外资股,非流通内资股占比高达83.4%。
信报援引交银国际(2.59, -0.01, -0.39%)董事长谭岳衡观点认为,大陆监管部门一直在研究H股全流通试点方案, 一下子放开是不现实 ,相信监管当局将倾向于选择部分条件较成熟的公司,试行效果理想之后才会扩大范围。
据谭岳衡观点,作为试点的上市公司条件包括:大股东(原内资股持有人)永久持有公司股权,而非短期财务投资者;大股东对市场认识透彻,遵守市场规则;若是AH股同时上市者,其一个股的市值管理须做得比较理想。至于试点公司究竟是仿效建设银行上市时实行100%流通H股形式,还是挂牌后再转换股份,并不重要。
有助内企纳国际指数
美资行富瑞早前发表报告,看好H股全流通后,内地企业改善股份流通量、 更易进行并购,有助提升获纳入国际指数的机会。不过,市场忧虑,持有大手内资股的股东,有渠道顺利把股份在公开市场沽售套现,短期会对H股股价造成压力。
证券业协会董事缪英源提醒,准许内资股流通买卖 不代表资金自由 ,相信卖股后收益必须转换成人民币调回内地。美银美林亦有同样预测。现时沪深港通也有类似机制,内地投资者卖出港股后所得,资金必须原路往返,不会流出国外。
下一篇::传中银香港将获母行注入新加坡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