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时报网讯】记者叶子睿、余丽龄报道:德勤中国昨日在香港发布《从「世界工厂」到「世界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议》白皮书,报告指出,对照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顶级湾区。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既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接轨全球经济的新支点,香港可以发挥融资、资产管理及提供人才等优势。
与「世界三大湾区」,即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及日本东京湾区比较,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的GDP增速、佔地面积、常住人口、港口吞吐量和机场通航量均领先,当中GDP增速达7.9%,较其他三大湾区高出4.3%至5.2%。许思涛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立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不足全国5%的人口创造全国12%的经济总量。

佔全国12%经济总量
许思涛进一步指,如仅以核心区来观察,粤港澳大湾区的「深港核心区」是全国人口密度、资金密度、国际专利密度最大的区域。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机制相对完善,资源分配和区内发展相对均衡,核心区创新能力基础扎实。而且粤港澳大湾区还有毗邻港澳的独特优势,其中香港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仅可以给大湾区9个城市带来大市场的规模效应,还可以利用其先进的市场经济运作与管理,给大湾区9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鑒。
报告又指出,粤港大湾区的创新潜力有待发掘,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4间世界100强大学,较其他三大湾区为多。许思涛表示,湾区内拥有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国内知名学府,加上深圳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高校人才资源和投资机构,未来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盟平台,缩短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过程,减少沟通成本,并寻求合作机会。
共同探索湾区经济新模式
在日前举行的德勤中国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许思涛亦表示,粤港澳地区横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其政策制定要以中央和粤港澳三地协商的方式推进。这种由上至下与多方协商,决定了粤港澳需要共同探索湾区经济的「中国模式」,由政府与市场交织推进湾区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制度的多样性重塑湾区经济发展模式,为其提供有别于其他世界级湾区的制度创新的可能性。
许思涛补充指,大湾区的发展无疑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鼓励和制度创新,也离不开市场自下而上的推动,两者的融合将在「顶层设计」、「城市集群发展」、「产业协同」和「创新驱动」等4个层面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下一篇::香港2017年商品进出口货量同比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