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透视】谢涌海:增股票印花税反市场而行 对中小型券商构成打击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11月15日

港股今年2月曾重上31000点逾两年半高位,当时适逢港府公布2021-22年度财政预算案,建议上调股票印花税税率三成至0.13%,其后港股一度大幅调整,被指与上调印花税有关。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谢涌海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调高股票印花税可能赶走投资者,不利大市成交,藉此增加税收的想法最终或事与愿违,直言做法是反市场而行。

港府在2月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建议,将股票印花税税率调高三成,由0.1%增至0.13%,以增加政府收入及减少财赤,应对疫情带来的财政负担。相关修例上月已在立法会大会首读,新税率料于今年8月1日实施。政府预期,调高印花税可为今个财政年度带来80亿元额外收入,随后年度全年额外收入则为120亿元。

【财经透视】谢涌海:增股票印花税反市场而行 对中小型券商构成打击

增印花税不合时机

身兼中资证券业协会永远名誉会长的谢涌海表示,本港最近3次对股票印花税的调整都是下调,分别是1998年由0.15%下调至0.125%、2000年4月由0.125%降至0.1125%、2001年9月再调低至0.1%,并沿用至今。而1998年以来,无论是政府的股票印花税收入,还是大市成交金额,都持续上升,反映税率越低,股市交投越畅旺,对政府税收有正面帮助。

谢涌海认为,调高印花税将赶走投资者,「香港股市的成交量本来在上升,(港府)应该藉着这个势头去降低印花税,为什幺去增加印花税呢?不是反市场了吗?」他又指,随着更多中概股回归,股市成交量料随之增加,即使不调高印花税税率,相关税收也会增加。

事实上,港股去年交投畅旺,据港交所(388)财报显示,2020年港交所的平均每日成交额为1295亿元,按年上升49%。港府此前表示,相信上调股票印花税,本港股票市场仍有优势,过去港股上市规则改革后,容许同股不同权企业及未有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加上海外中概股也来港上市,都令港股成交量大增。

恐打击金融服务业

增加印花税可能对股市交投有影响外,对贡献香港GDP约20%的金融服务业也是潜在打击。谢涌海说,现时香港持牌证券公司有800多间,当中本地券商佔600多间,其客户主要为小股民,当中大部分公司的经营长年亏蚀,即使去年股市畅旺,仍有不少要倒闭,甚至要靠炒股票为生。

香港证券业协会数据指出,至去年8月底,逾30家本地券商因经营困难而倒闭或休业,主因面对行业竞争激烈,经营环境日趋严峻。

谢涌海表示,疫情下全球政府都在派钱拯救经济和民生,甚至甘愿扩大财赤,认为港府在此时增加股票印花税税率是不合时宜,对本身已度日如年的中小型券商无疑再添一重打击。

中概股回流缔造多赢局面

近年美国频频在金融领域打压中国企业,包括将部分中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禁止美国人投资相关中国企业,以及收紧在美中概股的审计要求等。谢涌海表示,现时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有271只,截至上月底,总市值达2.08万亿美元(约16万亿港元)。除非美国政府全面禁止美国投资者投资任何中国股票,否则美国投资者仍可透过港股投资中概股,只要中概股回流港股,相信对企业影响不大。

不过,谢涌海指出,若然中概股在美退市,可能对企业的估值及再融资有影响,因中概股的港股与美股估值有一定差距,美国投资者一般予科技股较高估值,如果回归港股,估值可能会低一点。

谢涌海预期,中概股来港上市对香港来说是多赢局面,无论是政府、交易所、投资者,以及券商,都能得到好处,「对政府来说,多收印花税;对交易所来说,成交量增加;对投资者来说,多了投资选择;对券商来说,佣金肯定多赚了」。相反,对美国的政府、交易所和投资者等都是坏事。

对于有传内地考虑设立一个新交易所,吸引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回流,以及国际企业到内地上市,谢涌海认为,香港有自身独特优势,即使内地新设交易所,也不担心对香港构成直接竞争。(记者 志成)

上一篇:罗兵咸:本港首季IPO集资额升八倍 料全年达4200亿至4600亿元
下一篇:中国移动香港将助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