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屋食水含铅超标问题发生逾一年,审计署报告指出,政府就铅水问题,在去年7至11月期间,举行29次跨部门会议,商讨食水抽样相关事宜,惟在8月初以前的首7次会议,并没有就商议及决定作纪录,而与会者就55个不合準则样本作出重要决定,包括剔除其中6个样本。
5屋邨含石棉从未公布
审计署翻查资料,该6个样本自石硖尾第二期、红磡第二期贮物室、水泉澳及怡明。而决定剔除有关样本,是与环境污染和抽样问题有关,但其后再就该6个单位作出检测,所有样本含铅量虽然明显减低,但当中仍有3个超出世卫所订每公升含10微克标準。
房屋署自1984年起禁止使用含石棉物料兴建公屋。房屋署在2010至15年期间,每次巡查均涵盖房委会公布含石棉物料的所有屋邨,然而,今年6月巡查却新增5个从未公布的含石棉物料屋邨。房屋署解释因这些含石棉物料位处市民无法进入位置,包括天台和垃圾房。
审计署指如管理不善及无加以监察,石棉物料状况会转差,增加建筑工人和保养人员接触石棉的风险。而审计署与房屋署联合视察2个含石棉物料露台通花砖墙的屋邨时,发现6宗须更详细检查的砖墙破损个案。涉事屋邨包括彩虹、富山富礼楼、福来、大元及朗边中转屋。审计署又指,朗边中转屋建于1985年,在禁止使用后茖成,可能仍有其他房屋构筑物使用含石棉物料。
八成维修须「执手尾」
房委会为公屋分别推行全方位维修计划及日常家居维修服务。房屋署的突击巡查发现,在133个选定核查的单位中,有118个(89%)单位的维修工程欠理想,每个单位平均有3项维修工程要「执手尾」。日常家居维修服务承办商进行的维修工程亦有欠理想。审计署审查在2011至2015年期间核查纪录,发现在535份屋邨工程施工通知单中,造工获评为须局部或全面进行更换/纠正工程,由2011年的50%增加至2015年的88%。
审计署又建议运房局为公屋重验水,应与水务署加强数据核实,确保资料準确,并备存妥善纪录,建议房屋署需要加快确定含石棉物料的屋邨及大厦状况,採取所需跟进行动:就维修工程,加强进行竣工视察。各部门均同意有关建议。
下一篇::楼市料消化加息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