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援建汶川新貌温暖人心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2月05日

港援建汶川新貌温暖人心

港援建汶川新貌温暖人心

【今日时报网讯】新华社记者童方、左为、余裏报道:11岁的藏族小姑娘刘思怡坐在课桌前认真写作业。虽然室外温度已近零度,但安装了地暖的卧龙小学教室裏却春意融融。

卧龙小学设施现代化

卧龙小学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四川省汶川县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藏、羌、汉族的120多名孩子。卧龙小学是香港援建的灾后重建项目之一,不仅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还有现代化电子白板以及电脑室、美术室、音乐室、心理辅导室等。

2008年的汶川8级特大地震中,卧龙小学建筑深受重创,孩子们经历了临时窝棚、帐篷、板房、异地复课,终于在2011年搬进新学校。新建成的卧龙小学採用全框架结构,不仅能抗8级地震,还极大改变了震前教学设施设备极其简陋的状况。

「以前冬天只能靠电炉取暖,好多孩子手脚都生了冻疮。」卧龙小学教师黄建蓉告诉记者,上课也只靠「三尺讲台、两只粉笔、一张嘴」,现在学校条件好了,孩子们学习起来更安心,教学也更轻鬆,「这些变化真的是温暖人心」。

逾百亿港元援建近200项目

香港特区在8年多时间内,共投入超过100亿港元,援建了近200个四川灾后重建项目。

「2008年四川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地震,得到了香港的倾力支援,我们对此非常感谢,铭记在心。全程参与香港援助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港澳)办公室副巡视员郭嘉农表示。

据了解,香港的援建项目分布于四川12个市(州),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就有23个援建项目,涵盖学校、医院、福利院、供电、交通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卧龙基地「中华大熊猫苑」和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

卧龙基地先进系统监测大熊猫

记者近日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基地採访时看到,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监控室大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保护区内大熊猫圈舍和野外主要观测站点的实时影像。

「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实时观测区域内圈养大熊猫和野生大熊猫的情况。」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副主任夏绪辉说:「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震后在大熊猫人工繁育和野化培训取得的成绩与香港的援建分不开。」为了感谢香港,「中华大熊猫苑」和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将对香港市民永久免费开放。

映秀至卧龙省道通车更便捷

公认最艰巨和最具挑战的项目之一:省道303(映秀至卧龙段)今年10月正式通车后,成都至卧龙的车程由原来的11个小时缩短至2小时。

郭嘉农介绍,从四川省到灾区市、县均成立了港澳援建工作协调机制,进行宏观指导、项目巡查、资金拨付及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特别是资金管理办法确立了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帐核算的原则,确保援建资金封闭运行管理和安全有效使用。

他说:「在整个援建过程中,港方全程参与了项目的选定、建设。2013年芦山7级地震中,在灾区中心已经完成的一些香港援建项目都经受住了第二次地震考验。我们对援建项目非常放心。」

上一篇:CY讚为港争光 陈婉婷膺亚洲最佳女教练
下一篇:欠赌债禁锢案 富商6小时还6亿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