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邓启谦(谦仔)去年十月因心脏衰竭亟需换心续命,苦等多月后,终在上周一获心顺利完成手术,目前状况稳定 网上图片
【今日时报讯】记者张琪报道:年仅十岁的独生子邓启谦(谦仔),去年十月因心脏衰竭亟需换心续命,仅靠外置「人工心」支撑,苦等多月后,上周一(12日)终传来佳音,换心手术后情况稳定。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表示,会努力改善香港器官捐赠的情况,包括逐步增加资源、协调及培训教育等,但涉及医学上伦理原则的考虑及法律限制,则需要在社会上有足够酝酿、讨论及谘询才能推动。
谦仔自2014年12月开始出现心脏衰竭徵状,翌年十月出现呼吸困难入住大埔那打素医院,后转至玛丽医院儿童心脏科,证实患扩张性心肌肥大。不过,谦仔情况持续恶化,两边心室衰竭,心脏功能一度仅余9%,去年九月起外置「人工心」续命,是玛丽医院置入心室辅助器的最年轻病人。
谦仔母去年十月公开「求心」,八个月的苦等,谦仔多次出现併发症,更一度在心脏移植轮候名单排第一位,终在上周一获心顺利完成手术,目前状况稳定,于玛丽医院留医。
另一位换心人是50岁电子工程师单志华,早前他左心室衰竭,轮候心脏移植半年,上月初进行换心手术,现于葛量洪医院留医,情况稳定。
交叉捐赠器官争议较小
此外,高永文昨日出席「大爱恩人」计划启动礼时表示,器官捐赠涉及医学伦理原则和法律框架限制,会在短期内推行相关的行政和培训教育工作,望能在社会上有足够的酝酿和讨论。他又称,日前已与相关团体代表会面,谘询器官捐赠意见,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仍需整理意见,再思考如何向社会有系统地推出谘询。不过,预设默许器官捐赠和调整活体器官捐赠者年龄下限争议较大;交叉捐赠因有先例和争议较小,相信技术上可率先推行。
华人永远坟场下月一日起推出「大爱恩人」计划,即捐赠者家属可将捐赠者骨灰撒于纪念花园,花园亦设有纪念墙壁,有360个牌匾为大爱恩人的名字留芳。
下一篇::新生物製剂疗法可有效减少患心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