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问症」 增效率减医疗压力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8月23日

AI「问症」 增效率减医疗压力

图:Clinicbot能判断用户症状,亦提供预约等服务,整个过程如同用WhatsApp聊天

【今日时报讯】人工智能(AI)现时多应用于客服方面,本港有初创公司将AI结合医疗用途,提供「一条龙」服务。系统只需谘询求诊者症状、健康情况,便可为病人推荐相关专科医生,提供预约服务,并将病人症状及基本情况传给相应医生,大大提升应诊效率!创办人说,因应人口老化,未来香港对医疗的需求会有所增长,期望人工智能系统可缓和本港医疗压力。

「Asiabots」联合创办人兼行政总裁黄梓豪(Thomas,图左)称,现时本港公营医疗有庞大压力,私营医疗能缓和有关情况,而他们所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Clinicbot正正能为客户推介合适的私营医疗服务,现时更与部分牙科诊所合作。

另一位联合创办人岑潮辉(Chris,图右)认为,香港人大部分对人工智能存有误解,包括医生,以为AI能代替医生,甚至「万能」。于是团队加强与医生保持沟通,让他们了解AI能力,当中有部分医生更愿意体验。而医生主要考虑的是包括价钱、能否增加求诊人数以及能否照顾更多病人。

谈及本港科创优势,Chris认为,政府有创科局、业界有科学园,为初创者提供资金及办公室等资助,未来香港与内地的紧密合作,他对本港发展前景乐观。他期望可以先从香港打好根基,再向内地发展,最终冲出亚洲。

Clinicbot,故名思义就如提供流动诊所服务般,Thomas表示,针对医疗服务的智能对答查询系统,用户根据身体状况,可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如Facebook Messager等向AI描述健康问题,AI自动判断用户的症状再推送相关意见及建议,包括多方核对用户的病症,推荐癌症、中医及专科门诊的资讯及医生,提供预约服务、查询地址等一应俱全,整个过程如同用WhatsApp聊天。

Thomas说,Clinicbot运作背后有三大数据,包括用户提供数据、公营医院电子病历(EMR)及私营医生数据。系统另一大好处是,用户与AI的初步对话,能简单解决基本查询并为用户推荐相应诊所,当用户见医生时,医生便已对用户病情有基本了解,提升其效率及服务质素。

上一篇:港最劲纪录 一年五个八号波
下一篇:林郑冀产业互补创双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