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湾艺行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9月24日

土瓜湾艺行

图:梁美芬带记者漫游牛棚艺术村,分享她对土瓜湾未来社区发展的看法 今日时报记者朱晋科摄

土瓜湾是一个新旧交融的社区,喜欢历史的人在此散步,转角便发现惊喜:马头角十三街、煤气鼓、九龙城码头、海心庙,都是居民的集体回忆;如果你是艺术文化爱好者,牛棚艺术村更是「打卡胜地」。但土瓜湾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你又知道多少呢?今期大都荟请来熟悉区情的经民联立法会议员、九龙城区议员梁美芬,和大家一起落区,漫步土瓜湾。梁美芬说,政府应改善土瓜湾交通配套,并在牛棚艺术村旁边的新山道及新码头街打造一条林荫大道,让社区增添畅达和休闲之乐。/ 今日时报记者 李淇

「第一次来(牛棚)是2008年,有个朋友在这裏开画展,我搭的士来。到今时今日,这裏的人流都不多,很静。」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梁美芬与记者相约在牛棚艺术村,展开漫步土瓜湾之旅。由于没有港铁,与其他市区地方相比,这裏稍显偏僻,自成一角。但随着沙中线动工,土瓜湾这个昔日的香港工业区开始变天,近年出现不少楼盘,居民大量涌入,因此区内的休憩空间相当缺乏,而牛棚艺术村成为了石屎森林中的一片「绿洲」。

战前屠房 维多利亚农场风格

牛棚艺术村前身是香港硕果仅存的战前牛只屠房:马头角牲畜检疫站。走入正门后,就感受到维多利亚时期的农场风格,建筑主要由红砖构成,正对入口的是中庭,建有数堵红砖矮墙,墙下附有供牛只饮水的水泥槽,槽底繫绑牛只的铁环仍然保留至今。环绕中庭的红砖建筑物有五座,包括办公室大楼、屠房及牲畜棚屋,各长50米,排列错落有致。砖砌高烟囱、宽阔悬挑的屋檐、传统中式瓦顶、本地花岗石材,处处突显中西结合的特色。

独特历史 推动艺术文化平台

「牛棚是土瓜湾宝贵的资源,有独特的历史,现在有艺术家做嘢,政府应该鼓励、帮助他们,令艺术产业化,推动艺术教育和空间。」梁美芬说。牛棚现时分拆出租给艺术工作者使用,不时举行艺术活动,包括展览、工作坊等,不少文青前来「打卡」。途中,记者与梁美芬遇到一班慕名而来的内地年轻人,她们都觉得牛棚很有特色。

活化社区 林荫大道直通海滨

去年底,九龙城区议会利用政府一次性一亿元拨款活化和发展牛棚后方用地,设计以文化艺术为主题,提供休憩空间作康乐用途,预计明年底完工。不过,在梁美芬眼中,这只是活化社区第一步,站在工地旁边的新山道的天桥上,她指着远方海边的九龙城码头说,配合中九龙干线工程,建议政府将整条新山道及新码头街行人道改造成林荫大道,让马坑涌、马头角及乐民区居民可舒舒服服地步行至九龙城渡轮码头,享受海滨生活。

上一篇:冲障撞壆翻车 司机涉藏毒
下一篇:关于新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香港市民有话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