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报网2月28日讯(记者 李永青)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天宣读2018/19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一系列纾困措施,金额超过500亿港元,当中包括税务优惠,以及就教育、医疗和创新科技等行业提供资助,预期这些措施将巩固经济繁荣,以维持中国香港的竞争力和强化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合伙人陈锦荣表示:「鑒于财政盈余庞大,最新的财政预算案提供了数以十亿元的退税及各项短期纾困措施,旨在保持经济增长及提升生活水平,但仍未就解决楼价过高引起的民生问题提出全面的解决方案。同时,在股市及房地产市场趋于乐观的环境下,预算案亦忽略了税基狭窄带来的问题。」
面对激烈的竞争及新经济的崛起,新兴产业在广泛的数据及科技应用下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财政预算案建议了多项针对新经济的措施,推动创科行业的发展。「初创」热潮持续,预算案建议预留500亿港元支援创科发展,包括注资100亿港元到「创新及科技基金」为创科行业培育营商环境。此外,有见于近日电竞潮流如火如荼,财政司司长提议向数码港拨款1亿港元,提供更多资源予电竞行业兴建比赛及训练场地和培育人才。
陈锦荣表示:「我们喜见政府加大力度推动创新产业,并增加研发开支,藉此将香港转型成知识型经济。若政府推出其他鼓励性措施,例如向初创企业提供额外的税收减免及现金资助,相信定能吸引更多外资流入香港。」
基于人口老化,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显示了政府对医疗和福利体制的关注,以解决劳动力下降及医疗负担上升引致的问题。财政司司长建议注入约12.63亿港元的经常性资金至安老服务,并向医管局增加60亿港元经常性拨款,改善公营医疗服务。
陈锦荣指:「人口老化仍是香港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促请政府採取长远措施,例如吸引外地专才及制订全面的医疗服务蓝图,而不是发放一次性的补贴,以确保市民的生活水平并善用巨额财政储备。」
至于香港的房屋问题及生活成本上升,财政司司长提出把薪俸税税阶由45,000港元扩阔至50,000港元,以及提高子女免税额及供养父母免税额等个人免税额,纾缓中产阶层的财政负担。
陈锦荣表示:「虽然预算案提出的纾困措施可能会在短期内减轻市民的负担及刺激经济,但政府没有採取任何措施扩阔税基。香港一直过度依赖不稳定的卖地、印花税及薪俸税收入。然而,收入或会在经济逆转週期时大幅下跌,特别是週期性波动时。我们促请政府採取具体措施加快税制改革,多元化收入来源,支持香港的长远经济繁荣。」
下一篇::港府财政盈余1380亿 550亿与市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