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驻港部队司令员谭本宏(前排中)祝贺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二十周年会庆,前排右三为该会副会长黄小抗,前排右五为会长林珍
「我们今天是战士,明天是国家的主人。」虽然抗战结束已七十三年,八十三岁的林珍,唱起《东江纵队之歌》依然声朗气壮,忆起被日本仔迫至几乎家破人亡而奋起抗战的情形则义愤填膺。昨天,她和一班八九十岁的老兵,一同庆祝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二十周年会庆,她最大的期望是特区政府把东纵在香港沦陷三年零八个月的抗日历史补白,让青少年了解这支中共领导抗日武装的史实。/今日时报记者 李雅雯、吕少群(文) 麦润田(图)
一张摄于一九八二年的黑白旧照「原东江纵队政治部敌工科同志合影」勾起林珍许多回忆,坐于中间,笑容温婉的女士林展,是她的姊姊。日军侵佔香港时林珍只有六岁,亲眼目睹姐姐林展被日兵痛殴,母与姊险死军刀下。林珍说,林展毕业于庇理罗士女子中学,于日台人员公寓当洗衣女工收集情报。一日,她被两名日兵押返家,「日军诬衊我家姐偷军票,捉住佢游街之后,押返屋企搜掠。」当时林父已仙游,一家孤儿寡妇只能无助地目睹姊姊被两名日兵殴至面肿手肿,晕倒再被日兵淋冻水冻醒,再打,「家姐当时廿几岁,佢好硬净,一滴眼泪无流过。」
林珍:受姊激励全家抗日
林珍亲历的一幕比电影情节更惊险,她与哥哥被日兵押出露台时,瞥见母与姊被布包头,準备被斩头行刑。林珍听到家姐大喊:「细佬妹,如果我哋被杀要同我报仇」,幸而日兵作势威吓姊、母说出军票所在无果后,拿走他父亲的遗物望远镜离开,一家人险死还生,明白只有团结保家卫国,才能在艰苦沦陷的日子生存,「妈妈讲咗一句,坐喺屋企都被打,不能留在家。」林珍与哥哥及母亲于是跟随林展加入东江纵队抗敌。
母亲于东纵指挥部做文书工作,姊姊林展英文好,当司令员的英文翻译联繫盟军,负责国际情报工作,哥哥当勤务兵,八岁的林珍当上「交通员」负责点对点送情报,每日将捲摺至一支牙籤幼小的情报资料,袋入小衫袋,朝八午三,行几小时路运送情报,「最近路程係跨过两个山头,当时行到去深圳大鹏湾送情报。」
林珍当了东纵小鬼通讯员一年后调入医护队照料伤兵,抗战时医药缺乏,受伤的游击队员没有麻醉药下硬被取出子弹的叫声,时隔七十多年,林珍仍记忆犹新。
林珍表示,回归后第二年才得以成立老游击战士联谊会,并获特区政府承认抗日角色并修订《太平洋战争纪念抚恤条例》给予抗战老兵医疗补助,但她和健在的老兵及东纵后代,最希望这段在香港教科书空白的三年零八个月历史,特区政府能填白,还原唯一一支在日军侵佔香港时期,坚持武装斗争的游击队伍——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史实,也呼吁特区政府支持设立香港抗战纪念馆。
谭本宏:东纵精神激励新一代
昨天专程到贺的解放军驻港部队司令员谭本宏致辞时说,林珍和东纵后人罗慧芳的分享使他很受教育。他透露自己参军三十一年,长期工作的广东罗浮山,师部所在就是当年东纵的政治部旧址,那裏设有东纵纪念馆,已成了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他说,香港回归多年,但很多年轻人对历史了解不多,对香港与内地渊源和关係不甚了了,更加需要以东纵精神来培育激励新一代。中联办新界工作部副部长张肖鹰同意,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东纵精神。民政事务局副局长陈积志也说,要把东纵港九独立大队的精神传承下去。
下一篇::「主教山」发展 岂能为反而反?\蔡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