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雪龙”号航行在南大洋浮冰区。
当日凌晨,在多次与漂浮在南大洋上的冰山“相会”后,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在南纬61度55分、东经110度37分附近驶入浮冰区。
记者 刘诗平 摄

11月25日,“雪龙”号航行在南大洋浮冰区。
当日凌晨,在多次与漂浮在南大洋上的冰山“相会”后,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在南纬61度55分、东经110度37分附近驶入浮冰区。
记者 刘诗平 摄

11月25日,“雪龙”号航行在南大洋浮冰区。
当日凌晨,在多次与漂浮在南大洋上的冰山“相会”后,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在南纬61度55分、东经110度37分附近驶入浮冰区。
记者 刘诗平 摄

11月25日拍摄的冰山与浮冰。
当日凌晨,在多次与漂浮在南大洋上的冰山“相会”后,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在南纬61度55分、东经110度37分附近驶入浮冰区。
记者 刘诗平 摄

11月25日,“雪龙”号航行在南大洋浮冰区。
当日凌晨,在多次与漂浮在南大洋上的冰山“相会”后,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在南纬61度55分、东经110度37分附近驶入浮冰区。
记者 刘诗平 摄

11月25日拍摄的浮冰与帝企鹅。
当日凌晨,在多次与漂浮在南大洋上的冰山“相会”后,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在南纬61度55分、东经110度37分附近驶入浮冰区。
记者 刘诗平 摄
责任编辑:吴啸浪下一篇::高校竞技 创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