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持续走强 人币汇率合理波动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4月08日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昨日(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641,较前一交易日下调225个基点,创下2020年12月1日以来的近4个月新低。专家表示,由于财政刺激凑效、疫情形势好转,美元走势强劲,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一定贬值,但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人民币汇率仍在合理区间。人民币贬值,确实会使得大宗商品价格进口成本增加,但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仍是供求关係。对于中国来说,通胀水平还是可控的。

对于出口是个利好

对于近期的人民币汇率,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本报採访时表示,近来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贬值的情况,这裏面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元的强势。毕竟经过一轮财政刺激,加上疫情也有所控制,美国的经济状况好转不少。

温彬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只是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早已走向市场化,在美元强势的背景下,人民币显现出一定的贬值也是正常的。况且,去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很多,今年出现一些波动也是情理之中,背后应当不代表太多趋势性的变化。总体来看,未来人民币对美元还是会在一个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双向波动。

而美元升值对于出口来说是一个利好。温彬表示,随着今年疫情好转,一些订单可能会重新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将会面临一定压力。因此,人民币的贬值对于出口型的企业,特别是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是一个利好。

中国通胀整体可控

去年以来,大宗商品的价格便已上涨,目前人民币的贬值会否使得大宗商品的进口成本更加提高?温彬认为,汇率与大宗商品是一个跷跷板效应,去年年底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回暖的预期导致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美元贬值带来比价效应。所以从去年到今年初,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从一定程度上对沖了输入型通胀。而现在人民币贬值,从静态来看,肯定会增加一些进口大宗商品的成本。

不过,温彬还表示,由于比价效应,美元贬值会使大宗商品升值,同样美元升值也会抑制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所以,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从根本上看还是取决于供求关係,下一个阶段要继续观察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趋势和空间。

对于中国来说,通胀水平还是可控的。温彬认为,通胀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CPI,由于猪肉价格明显回落,中国前两个月的CPI是负的。今年通胀维持在3%以内没有问题。第二个是PPI。虽然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进一步传导以及去年的低基数效应,PPI会有所上升,但预计PPI会在下半年逐步回落。全年来看,物价应该还是可控的。基于此,温彬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记者 伍敬斌)

上一篇:【财经观察】人币全球外储佔比升
下一篇:【财经观察】国债纳入富时罗素 预计万亿外资入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