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货架走进办公室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6月11日


对普罗大众来说,无人售货机已不是新鲜事物,它们广泛分布于机场、高铁、车站、医院、社区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地方,为短暂停留的顾客提供饮料零食等标品。但人们可能不会想到,这种一般只出现于公众场所的无人货架,如今已悄然走进较为隐秘的办公场所。


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传统无人售货机也经过新一轮融入高新技术的改造,如今它们可通过人脸和物品识别,以及智能手机应用,来追踪人们的购买过程,并且被证明在办公室布点行之有效。如果说送餐业务的出现和成熟,改变了人们足不出户就可解决一日三餐的吃饭问题,那幺无人货架出现在写字楼等办公场所,也能满足埋头工作的上班一族对食物的渴求。相比到办公楼周围的店舖购买东西,无人售货机无疑算得上「近水楼台」。正是利用人们的懒和馋这两种心理,无人货架便有了生存空间。

前景仍被看好

在无人零售机起初与世见面的时候,运营方并非没有把写字楼办公室作为布局的点,只是限于技术和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量,而纷纷选择把这领域留作最后的战场。如今,这最后的领地宣布可以进场了。于是,诸如每日优鲜便利购和猩便利等初创公司,都纷纷在这个领域攻城略地。从目前来看,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的高端写字楼、大企业的办公场所等,率先成为被争抢的对象。


虽说随着技术的成熟,铺设无人货架的成本已有所下降,但就整个链条而言,它复杂的运营程序并没发生多少改变。除了不用工人来结帐,无人货架仍需人工送货、补货、进行系统维护等,它的运营成本并不低,考验的是整个供应链,包括采购、仓储、物流和配送。谁在这些领域占有优势,谁便能笑到最后。


无人零售在去年是风生水起的一年,不过在今年上半年的进展并不顺利。但艾瑞谘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无人零售市场(含自助贩卖机、开放货架、无人便利店)交易规模保守估计将接近200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650亿,三年年复合增长在50%左右。


当下,如果一种商业模式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那幺资本趋之若鹜的现象便会重演。当初的外卖行业、共享单车、叫车服务等便是如此,靠烧钱来打开和占有市场成为制胜法门。我们可以看到,最终脱颖而出的,无不是背后仰仗大财主的初创公司。轮到在办公场所铺设无人货架,同样也会遵循这样的定律。目前,从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控股到沃尔玛和红杉资本,都已经在这个领域展开拳脚,以期从中分得一杯羹。因此,无人货架走进办公室,后期的惨烈厮杀不可避免。

上一篇:污水直排湘江,环保担当何在
下一篇:儿童缺少儿歌唱的窘境亟待改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