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难除号贩子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3月17日


刘深

无论在哪,垄断稀缺资源、坐地起价的「黄牛」或「票贩子」都是最引人反感的群体之一。而其中最为引起众怒的,无疑便是直接影响?许多病患家庭完整幸福的医院「号贩子」。据当地媒体报道,上周北京市已将2100多名号贩子信息录入北京各大医院人脸识别系统。未来,这些人一旦进入医院,系统就能立刻监控到这些号贩子;此外,北京还将对号贩子进行联合惩戒行动,包括不能担任公司法人代表、不能乘坐高铁、不能贷款等惩罚。此新闻一出,便立刻上了社交媒体热搜,并引来网友大量点?。

优势资源稀缺才是关键

毋庸置疑,医院号贩子的大量存在,一方面极大增加患者及家属的医疗成本,影响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机会和平等权利,激化了医患关係和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则令少部分人依靠特殊关係或其他不正当方式获取大量财富,甚至不少黑恶势力就此潜滋暗长。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这一看起来十分严厉的政策出台,可以立刻引发众多网友的称讚。但问题在于,是否应用了人面识别和严厉的事后惩治,就能根除号贩子现象呢?

号贩子的问题,表面上看似乎是规则与法律问题,但其实是供给和需求的经济学问题。很多年前,铁路部门的「黄牛」、「票贩子」问题远比医院严重;尤其是到春运期间运力紧张的时候,不少黄牛大肆哄抬春运车票价格,都曾导致不少农民工难以返乡,甚至还一度因此引发过群体性抗议。

但高铁时代开启之后,铁路黄牛现象却基本消除。除了购票实名制和网络购票的规範之外,更重要的则是高铁以更高的运输效率提供了巨大运力,再加上航空、公路和自驾等多种交通手段的同步发展,让中国的交通运力基本满足了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的需要。然而,即便如此,在每年的春运期间,仍不时会有「抢票软件」、「高科技黄牛」的新闻出现,说明只要有需求大量而供给不足的情况,就会有人为满足需求而出高价,亦会有人为利润铤而走险。

无疑,医疗与运输在交易逻辑上有很大不同,但供给与需求的逻辑却是相通的。事实上,如今不少内地医疗机构已经基本实现了网上挂号和挂号实名制,但不少人经过重重验证,通过种种渠道,却发现求医仍然还是「一号难求」,「号贩子」仍旧大摇大摆生存。这就已经说明单单依靠提高技术、加强管理、加重处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号贩子」的问题。可以预计,在北京出台人面识别制度之后,也必然会有黄牛开发出应对之策,说不定专门干扰识别、消除识别的「高科技号贩子」也会就此诞生。

归根结底,只要全国的病患都涌向少数精英医院的少数专家,只要当今内地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且分配不均的问题无法解决,单靠人面识别和黑名单,是无法根除号贩子的。

人脸识别难除号贩子
人脸识别难除号贩子
上一篇:赵薇「演技」被惦记
下一篇:汇率朝市场化迈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