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迎技术“窗口期”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7月10日

伴随酷暑而来的是车市淡季。按照惯例,汽车主机厂会给一线生产员工放 高温假 ,顺便检修下设备。但汽车主机厂的步伐并没有因此放缓,因为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新车投放,比如讲讲 技术故事 。

十五年前,汽车还是新鲜事物,中国老百姓对于汽车的要求,仅仅只是从A点到B点的移动。如今在安全基础上,中国老百姓对于驾乘舒适性、静音性、豪华感、车辆品质以及节能环保,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简而言之,便是 高端化 。要实现 高端化 ,技术是关键。

记得十年前,被问及造型设计时,一位本土车企高管的原话是这样的: 我觉得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图纸就画得挺好的。 十年后的今天,还是这家本土车企,花大价钱从某德系车企挖来他们的设计总监。他们用了十年时间,才弄明白有些钱不能省。虽然有点晚,但还是来得及。

逆向研发只能做到造型上的 形似 ,对于 高端化 这种内在的东西,只有正向研发才能达成。正向研发成就了长安,现在正在成就着吉利和传祺,将来或许还会成就比亚迪和启辰。从 销售第一 到 技术先行 ,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中国本土品牌一向让人记住的是 销售 这一面,在接下来的3~5年,不出意外,中国本土品牌将以 技术 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企业发展能否持续,归根结底不再是 销售 ,还是得看 技术 。纵观全球汽车巨头,从丰田、大众、通用,到雷诺日产三菱、现代起亚,可能呈现出来的擅长的手段不一样,但无一例外从未减少在技术上的投放,从未停止过技术创新。

做技术,建立研发体系,没有钱不行;只有钱也不够。还得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充分解读的产品设计、动力总成系列产品开发能力、整车平台开发能力、电子电气系统集成能力,以及富有全局观的技术统筹能力。说起来有点複杂,翻译成大伙都能听得懂的话,便是 要舍得花钱,还得懂得花钱 。只有懂得花钱 效果 才会有保证。

懂得花钱 一度被理解为 海外并购 , 海外并购 能够带来急需的生产线、销售渠道、研发中心以及现成的品牌。但太多惨痛的经验表明, 海外并购 并不是所有人都玩得转。相比之下, 挖角 是不错的选择,从成熟的汽车主机厂手中挖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以这个专家为核心搭建研发团队。整个过程耗时较长,但胜在稳妥。

据说,仅美国硅穀,就有超过2万名此前留学并留下工作的中国人,能够招纳其中的百分之一,便是200人。能够在成熟的汽车主机厂裏脱颖而出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是少数,他们需要一个平台来发出声音,来让全世界人听到,而这正是中国品牌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外国面孔和海外华人出现在中国品牌的研发中心裏,他们怀揣着理想而来。换在十年前,再怎幺舍得花钱也是请不来这些人的,因为当时要品牌没品牌,要平台没平台。

据我粗浅的观察,现如今,正是中国品牌做 技术 的最佳窗口期。错过这个机会,至少还得等十年。

周伟力

上一篇: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将成重要发展方向 可快速补充
下一篇:7月10日起京机动车实施新一轮限行尾号轮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