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
李秀恒
自1997年7月1日,英国把香港的主权交回中国,让香港得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转眼间已经20年。犹记得在回归当日,笔者曾被一位记者问及感想,我的回答是四个字:「欣慰」、「兴奋」。最近,不少传媒又问我差不多同一问题:对香港回归20年有什幺感想?我的答案也是四个字:「幸运」、「感恩」。
幸运的是,香港果然是福地,尽管20年来经历不少风雨,但凭着背靠祖国之便,加上有「一国两制」之利,很多艰难险阻,最终都能安然渡过,经济仍然有所发展,人们可以继续自由自在地生活。感恩的是,每当香港遇到困难的时候,国家总会及时援手,协助香港跨过一道又一道的难关,而且还不断创造条件,为香港提供很多发展机遇。
这20年间,中国以令世界艳羡的持续高经济增长,跃身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尤其在最近这几年,国际社会上存在种种动蕩,包括反核试验、反恐行动、欧债危机、英国脱欧、难民问题等等,为各个地区带来了不同的冲击。在此情况之下,中国的确显示出大国风範,主动提出了「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亚投行)等跨区域合作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世界的种种纷乱之中,可谓一股清流,倡议世界重新回到和谐、发展的正轨上来。
国家关顾有目共睹
在国家崛起的进程当中,港商可以参与其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当有一份与有荣焉之感。但同时,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关顾,亦是有目共睹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为港商提供了更多贸易及投资的便利;在香港遭遇「沙士」之灾时,中央政府果断开放内地部分城市居民的「个人游」政策,让香港低沉的经济环境,得以借助旅游业的复苏而迅速复苏;多年来,国家更是以最高的规格和标準,向香港提供食品及水源,让香港市民安心享用。
在近年国家大力提倡的「一带一路」、亚投行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国家亦没有忘记留一个好位置给香港,不仅支持香港在国际合作计划中作为「超级联繫人」,在打造区域经济体方面,亦对香港作出了明确的定位 在「十三五」规划中的《港澳专章》内,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推动融资、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并提出支持香港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以及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以上提及的这些产业,皆为高增值的优势行业,很适合土地资源有限的香港,且能为香港聚集大量的专业人才,证明中央政府对港情况十分了解,亦希望香港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中央的好意,相信绝大部分的港人均感受到。
东方之珠将更璀璨
为了隆重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厂商会今年特意争取在北京首次举办工展会。须知道,工展会已经成为香港一个「品牌」,每年在港举行工展会,均吸引逾200万人次入场,在其他城市举办亦甚受欢迎,而今能在国家的首都举办,与首都人民一同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别具意义。
在京期间,厂商会代表团有幸获得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会见。在会上,他表示中央会一如既往支持香港的发展,也寄语香港各界能结合「国家所需」,发挥「香港所长」,抓紧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赶上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快车」。笔者对此十分赞同,因为香港与内地的发展已密不可分,国家强盛才能保证和促进香港的繁荣。展望未来,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在国际上的主导角色将会日渐显露,在这趋势下,香港只要能配合国家政策,专心发展经济,这颗「东方之珠」必将更加璀璨。
下一篇::散了吧,乐视网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