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学研社成员 吴桐山
刘鹤副总理已抵达华盛顿,展开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为首的美方代表团就中美贸易纠纷谈判。恰恰在这个时候,美国正式起诉中国科技企业华为集团的副董事长孟晚舟,以及华为两家子公司合共23项罪名。孟晚舟事件由始至终的每一个时间点,都与中美贸易谈判的关键时点吻合,说这不是政治检控,恐怕没人会信。
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是乐观还是悲观,主要取决于美国政府的政治算计,因为中国的态度十分明确:市场开放是本来打算走的路,至于要改变中国的经济甚至政治制度,放弃中国的长远利益来迎合美国的价值观,那纯属癡人说梦。应该说,中国已经为贸易战作好最坏打算。在双方博弈中,中国的关键是守住底线,但美国则是谋取利益最大化。过去几个月,美股已出现明显调整,如果与中国硬碰硬,美国经济同样要承受巨大代价,不利特朗普寻求连任。我相信谈判不到最后一刻,美国政府都仍然想得到更多的好处而不鬆口,特朗普政府时刻在算计在这场谈判中得到的好处以及谈判破裂所带来的代价,将自身利益最大化。
减少原材料进口
中国对贸易战的最坏打算是何打算?一旦美国对所有中国产品徵收25%关税时,难免打击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直接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那幺中国必须做好减少进口的準备,否则外汇快速流失,将直接冲击货币稳定。在中国的进口结构裏面,2017年12.46万亿元的进口入面,排名前列的就是7项原材料,包括原油1.1万亿元人民币,天然气、原木、煤等都有1000多亿元人民币,再然后就是农产品。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前批示石油企业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确保原油产量稳中有升。这就是中国的其中一项準备:在出口减少的同时,减少原材料进口来平衡国际收支。因为在不断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农产品的进口不可能减少甚或会继续增加,因此原材料进口是最可能也是最应该被压缩的部分。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在减少原材料进口的背后,是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为了弥补贸易对经济贡献的减少,中国必须增加基建和刺激内需,这也是进入2019年的经济关键词,汽车、家电的刺激政策已经提上日程。这裏的基建,除了过去理解的修桥筑路之外,环保相信将成为基建主力。过往中国经济发展耗用资源较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在扩大国内资源企业自有产量的情况下,再加大环保节能力度,中国的对外资源依存度就可大大降低。如此一来,需要为中美贸易战作好最坏打算的,恐怕不仅仅是中美双方,澳洲、加拿大等资源出口大国,受到的伤害同样巨大。
当然,中国就贸易战所作的最坏打算还有其他很多方面,容后再谈。


下一篇::劝蔡英文改弦易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