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凡
2020年大选注定不一样,以往春节后就已明朗的对决,如今过了清明还雾裏看花,恐拖至端午都未能见分晓,党内初选成了主戏。当然,担当主演的蓝绿诸侯也未辜负吃瓜民众的期望,各自将党内初选演绎到极致,剧情跌宕起伏,情感张力十足。原来,宝岛不止盛产偶像剧,更擅长书写政斗历史。
好牌没打出好效果
不过,蓝绿情况不尽相同,携着「九合一」大胜威风的国民党希望快刀斩乱麻,乘胜追击重返执政;垂死挣扎的民进党则盼以拖待变、以时间换空间,企图鹹鱼翻身。因此,过度演绎初选,实则利绿不利蓝。
而情况也正如外界担忧的那样,「好戏拖棚」正在蚕食国民党的优势,「歹戏拖棚」则令民进党得到喘息的机会。原本非常明了清晰的「征召」路线,随?鸿海董事长加入反而更加複杂。这边人气王韩国瑜从「五点声明」到「四点声明」,政治野心已昭然若揭,但就是不说出口。这个横空出世的大黑马,逼退了苦心逐梦一辈子的吴敦义,还将包括王金平、朱立伦等一干政治资历、学经历都更加丰富的大佬们边缘化,企图以一己之力挟庶民支持,挑战党内传统派系与权贵,「韩流」未经绿色恐怖追杀,就已遭到同仁围剿。
党主席吴敦义的一轮会面协调无果,就折射出党内高涨的「反韩」情绪。诸侯坚持各表立场,话裏话外都在强调公平、公正,暗讽「因人设事」。如今,吴敦义宣示不管被动或主动参加初选,都需要登记并缴交500万元新台币的作业费,显然又把问题拉回了原点。
重要的是,过半高雄市民反对韩参选的民调实锤,无疑是韩国瑜最后决定必须直面的现实。而被过度「神化」的「韩流」,经过时间沉澱与议题考验呈现消退迹象。据美丽岛电子报最新民调,韩国瑜上任4个多月,不信任度(48.2%)已超越信任度(44.1%),创了台湾政治史的第一例。
因此,谁是国民党确认过眼神的人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蓝营自杀式初选大戏远未落幕。不免让人更担心,当盛夏来临,国民党的优势还剩多少,「韩流」的热度还剩多少。这样拖延出来的候选人,最后是「赢了初选,输了大选」,还是「赢了初选,也赢大选」,相信台湾选民自会定夺。
躺着赢必然躺着亡
退一步讲,党内初选只是征战大选的第一步,如此抢戏也让所谓的「民主」选举走偏,让被寄望于改变台湾的2020失焦。回看过去数月的喧闹争夺,蓝绿两党都停留在聚焦在「人」上。国民党认为推出最强棒就能胜选,民进党则极力撮合「蔡赖配」以续命,但都忽略了如何改变台湾,如何展现政党价值。
尤其是上次大败的国民党,似乎没有吸取教训、彻底觉悟,抱持当年坐等大位的民进党心态,全然看不到任何亮眼的改革和政见。党内初选依旧还是那套「大佬」政治,在野这些年也未见有系统地培养新人才。纵观数位竞选者的参选主张,不过是表达上的文字差异,核心还是那些既空又泛的说辞,老掉牙的「口号治国」实在难得人心。难得出现深谙庶民思路、了解庶民语言的韩国瑜,提出让人期待打造高雄「自经区」,却也说不出一二三,不免让人捏把汗。
2016年,台湾选民因为希望改变选择了民进党,2020年极有可能因为「讨厌民进党」对国民党回心转意,但民进党的丑陋并没有凸显国民党更高尚。即便国民党乘虚而入重返执政,但如此推选的候选人,是否有能力改变台湾,是否能交出靓丽成绩单,作为政权的护城河,实在不容乐观。
诚然,推出最强棒达成胜选是选战的终极目标,但要永续执政终究还是要靠政见和政绩。仅仅促成「团结」必然不是蓝营选战的主轴,更不能达成选民的期待。国民党需要更加明确,清楚地告知民众,重返执政会废除哪些东厂、恢复哪些权益、修正哪些政策、改革哪些积弊。国民党需要更加明确,清楚地告知民众,民进党执政3年经济如何、人民生活如何、社会状态如何,从「坐享其成」回到证明自我的正轨。
2020,不管是意图鸭霸式「强渡关山」的蔡英文,还是执意「破坏团结」的赖清德,国民党都没有轻视的资本。群雄逐鹿是好事,但各立山头、一己私利则会坏了好事。


下一篇::玩「英」的碰上耍「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