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强困局怎幺破?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5月08日


在前阵内地热播电视剧《都挺好》中,有一段情节曾经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父亲苏大强与前来照顾她的保姆小蔡上演了一场「黄昏恋」,即使在儿女的强烈反对之下,苏大强也「癡心不改」地卖掉房子、带着存款去找小蔡,要和她「共度余生」。这样的情节,上周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苏州市的一位8旬老人,日前以公证遗赠的方式,将一套房产赠给照顾自己多年的保姆。媒体在报道此事时,纷纷冠以「现实版苏大强」的标题。

苏大强困局怎幺破?

但应该说,现实或许比电视剧更加複杂。在电视剧中,已经没房没钱的苏大强,直接被小蔡用恶言恶语赶了出去,证明这不过是保姆蓄谋已久的一场骗局,也让苏大强的「作妖」带上了强烈的闹剧色彩。但在现实中的这起案例裏,老人称自己虽然也有一儿一女,但因为孩子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伴。而保姆一直细心照顾老人夫妇俩,即使老伴去世后也还在照料自己的生活。「孩子工作忙,保姆24小时照顾我」--这也成了老人立遗嘱的直接原因。

与网友对苏大强几乎一边倒的批评不同,网友在评论这个新闻时,明显分为了两派:一派认为保姆只是履行自己的工作责任,老人「老糊涂」,「不体谅儿女」;另一派则认为,老人有权利处理自己的遗产,而且如果儿女没有履行赡养义务,把遗产留给保姆不仅可以理解,而且是符合社会道德的。两派意见莫衷一是,却也有各自的道理。

「老有所养」包括情感慰藉

随着中国社会日益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尤其是情感陪伴问题正越来越突出的显现。许多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缺乏陪伴、情感饥渴、轻信外人的特质,利用售卖保健品、电话诈骗和骗婚等方式诈取老年人钱财。甚至有老人在明知被骗的情况下,却仍然愿意为骗子开脱说情,正是因为这些骗子满足了自己儿女无法给予的情感陪护。显然,对老人的过分苛责,只能说是缺乏「同情之理解」。

但在当今的中国,「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一代,同样面临巨大的困境。在电视剧中,面对苏大强「幺蛾子」频出的状况,未婚的女儿苏明玉只能依靠强大的财力一次次解决家庭危机,甚至在父亲罹患老年癡獃症后,还能选择辞去高薪职位,全职照顾父亲。但在现实中,这几乎是饮鸩止渴般的解决方案:在快节奏、高成本、长待机的城市生活模式下,父母养老只是和工作、房贷、子女教育等一系列「压力山大」的并列的问题之一,许多进城打拼的儿女着实无力,也无心去顾及家乡老人的情感需求。甚至于,随着越来越多「独生一代」父母迈入老年,「上有四老、下有二胎」的家庭结构就注定了,儿女必然无法独力承担父母的养老义务。

因此,针对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苏大强困局」,苏明玉式的自我牺牲既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也对社会资源的白白浪费。与其站在道德高地批评老人或是儿女,或是空泛地说教「关心老人」、「多回家看看」,加强国家的支持、小区的参与、商业的运作等对养老问题的全方位支持,才是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苏大强困局怎幺破?
苏大强困局怎幺破?
上一篇:“有房有车众筹”背后的制度困境
下一篇:带路建设新路向新任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