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收入跑输GDP?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5月08日


上周一众汽车股涨停,其背后所透出的管理层,对拉动中国内需的关切,已到了何等程度。

自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中国的进出口受到了相当影响,扩内需显得更为重要。不过时下影响扩内需的最大障碍,是中产阶层收入跑慢GDP的增速,收入减少直接影响到中产阶层的消费慾望。知名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2018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显示,中低收入、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三个组的人口之和佔总人口60%,但其可支配人均收入增速只有4.4%,不足2018年9.7%的名义GDP增速的一半。

靠什幺拉动内需

收入直接影响到消费,这也是为何放开了二胎政策,生育的人口却不升反降的原因所在。如同李迅雷所说,中国经济在转型,传统产业毛利率越来越低,而中低收入阶层所处的行业往往在传统产业。更现实的办法是要增加社会福利,给予一些消费退税、家电下乡、新能源车的补贴等等。另一方面,在医疗、教育、社保、养老等领域,国家要加大投入。针对这类阶层给予免费教育,免费医疗。这些福利不仅能刺激生育,还直接能拉动中国消费,并提高国民的素质,可谓是一举三得。

其实,汽车的负增长更多的是由于前几年高增长,使汽车普及率大幅上升。如今要刺激新一轮汽车消费热潮,应该更多与新能源车挂钩,统计表明,中国新能源车佔比尚不到2%,中国有关部门提出设想,这个佔比将达到40%。面对这样一个庞大增长的市场,意味?中国汽车工业将发生一次革命性变化。到底是由消费来倒逼产业,还是由产业来引领消费,这应该成为中国未来汽车消费主旋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的扩内需就将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这是中国的进步,也是世界的进步。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扩内需,不能搞平均主义,投资一定要考虑到投资效率,而不是追求地区之间的平衡。把大量财政投入到高铁上当然有好处,但高铁要修到有效率的地方。据统计,目前只有一线城市的高铁能实现收支上的平衡,相当部分的高铁都处在亏损状态。这是中国必须审视的重点问题,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资源错配。如果以中等收入阶层收入增速下降的代价,来换取摊大饼似的高铁和地铁建设热潮,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为未来埋下隐患,这种透支未来的行为,在以后纠错的过程中,将付出代价。顺时、顺势而为,与经济规律对?干,得不偿失。灵童

中产收入跑输GDP?
中产收入跑输GDP?
上一篇:带路建设新路向新任务
下一篇:花650万美元“送”女进斯坦福,不怕毕不了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