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深圳写成湛江:环评抄袭暴露了“纸糊的关卡”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4月11日

报告既然可以套模板,那环评过程是否存在走过场?

把深圳写成湛江:环评抄袭暴露了“纸糊的关卡”

▲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 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报告书被指抄袭 一事引发舆论关注。3月27日晚,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微就环评报告书涉嫌抄袭一事回应称,将终止目前正在开展的该项目环评公示,立即责成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重新组织开展环评。涉事环评单位则回应称,已经组织调查,并对相关人员追责。

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是落实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三五 规划的体现 一份深圳湾的环评报告居然cue到几百公里外的 湛江 ,环评 抄作业 连地名都不改,其中折射出来的环评工作潦草塞责现象,让人瞠目结舌。

事实上,一些地方环评报告弄虚作假的现象一直存在,只是一份错误多达33处、把a城强行安到b城的环评报告,还是再次刷新了人们的底线。环评事关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兹事体大,一般耗费时间较长,程序较为复杂,而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环评却公然抄袭,还抄袭得如此拙劣,让人不由得大跌眼镜。

对于出现错误的原因,涉事单位解释称 采用了此前的报告作为模板 。这样回应,显然有避重就轻之嫌。报告既然可以套模板,那环评过程是否存在走过场?这才是让人最为担忧的地方。

实际上,此次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早就被人质疑对红树林生境影响较大。据一民间环保组织负责人称,疏浚的航道距离深圳湾沿岸红树、香港米浦湿地距离不到200m,对红树林生境影响较大。两区域都是大量候鸟的栖息地,红树林生境遭受的影响势必也将影响到候鸟的栖息,并且航道疏浚所带来的悬浮物会损害鱼类鳃部的滤水和呼吸功能,从而造成窒息死亡。

一个被指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环评却如此敷衍了事,在项目生态评价上出现的 项目不会对湛江湾现有红树林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等字眼,正是对此次环评的最佳嘲讽。

这也不免让人质疑,环评简单 抄作业 ,是否正是为了 略过 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环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其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之一,并非那些滥竽充数的欠缺资质的中小环评机构,为何也会失格至此?这背后是否存在利益勾连?这些都需调查清楚,并要能追责到底。

如今,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并要求涉事环评单位重新组织开展环评,这是对错误环评的及时纠偏,但对环评抄袭问题、环评是否走过场的问题,显然应查清楚,并要予以追责。

2019年,生态环境部曾向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移送环评机构问题线索,并表示, 环评法修改后环评绝不会 刀枪入库 、 马放南山 ,而是会进一步加强对环评行业的规范管理工作。如今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环评在抄袭上犯的 低级错误 ,再次说明了这一表态的必要性。

此次事件提醒我们,要能确保环评不失守,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对环评行业的监管,加大环评机构的违法成本。只有通过严格执法,补牢制度漏洞,形成各方合力,环评才能够守好生态环境保护的 第一道关卡 。

上一篇:摘掉蒙在消费上和人们心头的“口罩”
下一篇:武汉该如何迎接“解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