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民法典可化百姓之烦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5月29日

今日时报评论员 王长久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但与之俱来的是烦心事糟心事越来越多。而这些事情大多是一些法律法规的盲区,是一些让人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

例如,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遇到了「头顶上的安全」问题。由于高空抛物的新闻时有发生,笔者无论晴天雨天白天黑天总习惯地举?伞。生怕抛物掉下来砸脑袋。光是这样还不够,还要担心万一发生了高空抛物伤人事情,「一人抛物,全楼买单」。而即将成法的民法典对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规则作进一步完善,作了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定,使得以后人们遇到这样事能够有法可依,有地方说理。

此外,电话诈骗、广告骚扰频频出现,让人忍无可忍,民法典草案也及时对这类问题进行约束。

毫无疑问,如果审议通过,民法典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法典,成为民事权利保障的「宣言书」。而普通百姓对民法典充满期待,是因为希望民法典真的能保障普通老百姓的权利。

上一篇:决不能让香港在“揽炒”中“玉石俱焚”!| 人民锐见
下一篇:【两会观察】今年「非常」两会开放程度不打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