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
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潘锡堂
一年一度的世界卫生大会(WHA)于5月18日、19日在日内瓦以视讯会议方式举行,儘管台湾获得14个「友邦」的提案及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声援,堪称今年支持的声量高涨,仍无法获邀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世卫大会,可见声量并非台湾获邀参与的必要条件。若无立足「九二共识」的两岸谅解,任凭台湾争取到多少支持,要期盼能获邀参与世卫大会,恐仍将难上加难。
美以自身国家利益作考量
台湾「外长」吴钊燮在「立法院」表示,如果能加强台湾的声量,台湾参与世卫大会的目标就愈来愈接近。其实,台湾今年争取参与WHA最不缺的就是声量。台湾很早就开始力拼,到处送口罩、防疫物资,宣传台湾的防疫表现,一切就是为了争取以观察员身份重返世卫大会。台湾押宝美国能掌握世卫组织,把台湾带进世卫大会,特朗普抨击世卫组织秘书长谭德塞偏袒中国并指控中国隐匿疫情,台湾均不惜卖力「助攻」。蔡英文及卫福部长陈时中的投书,Taiwan Can Help的涉外攻势渗透世界各地,博得主流全球媒体最大版面,製造震天价响的声量。
尤有甚者,美国这波大动作力挺台湾堪称史无前例,4月27日美台卫生部长视讯会议,5月1日国务院发起「为台湾推文」,美国在台协会在世卫大会倒数15天,每天都会分享贴文声援台湾。而且由国务卿蓬佩奥领军,包括卫生部,运用记者会、视讯会议及其他数位平台力挺台湾。美国国会也是全力投入,参众两院外委会领袖5月8日致函55国政府,呼吁他们支持台湾参与世卫大会;参议院5月11日也通过协助台湾重获世卫大会观察员身份的法案。蔡英文当局自恃有美国相挺乃不顾一切往前冲,频频搭美国,启动台湾的大外宣。
换言之,美国高官及国会的力挺,让蔡当局信心大振,认为「世界老大」登高一呼,其他国家焉有不从的道理。可惜事与愿违,美方竟然既未带头提案、也未连署提案。其实,美国不愿意挺身而出正式提案,美其名曰「硬推可能会有反效果」,却不令人感到意外,特朗普标榜的「美国优先」意指美国利益第一,而美中关係的分量又超越美台关係。而从务实面来看,以目前世卫组织的会员结构194个会员国,其中有180国与中国有邦交,美国一旦提案被採纳或通过的可能性极低,不可能冒险为台湾两肋插刀。更何况,无论美国如何口头挺台,美国的两岸政策仍不脱「一中」框架。特朗普政府挺台、友台的背后,更多的是立足美国的国家利益考量,付出的代价却是台湾社会「反中」情绪的节节攀升及两岸关係的每况愈下。
必须接受「九二共识」
台湾自1997年起争取参与世卫大会,历经11年的努力仍然一事无成。迄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係大幅改善,方与大陆达成共识,自2009年起一连8年获邀参与世卫大会。惟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来,始终不接受「九二共识」或「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大陆乃以两岸丧失共识为由,不再支持台湾继续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世卫大会。可见台湾不能获邀参与世卫大会的关键因素,在于缺乏两岸共识,而非支持台湾的声量不足。换言之,即使有更多的国家力挺台湾,甚至向世卫组织与大陆施压,也无法促成台湾重返世卫大会。可见台湾想重返世卫大会,必须先与大陆达成共识,并进而改善两岸关係,如果两岸获得谅解或默契,其他会员国必然乐观其成。由此体现,会员国间的共识,实乃植基于两岸间的共识。
总之,台湾能否参与世卫大会的关键,在于两岸关係的良窳及两岸间的共识,而非在于支持台湾的声量。若蔡当局始终不承认「九二共识」,则企盼重返世卫大会,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正因如此,台湾想要凭恃抨击谭德塞来讨好美国,最后将注定离世卫大会愈来愈远。值得注意的是,蔡当局应该不会天真到以为有美国加持就足以叩关世卫大会,但基于以下若干自身利益考量,仍乐意配合美国:第一、台湾仍未能参与世卫大会,民进党可藉此「出口转内销」,不但毫无损失,尚能收割「反中亲美」之民意;第二、台美关係堪称台湾对外关係之最重者,即使「台美关係史上最佳」算是夸大其词,民进党亦可大肆吹嘘,让台湾民众误以为蔡当局有美国当靠山。最后,两岸关係才是台湾安身立命之本,蔡当局切不可对美国一边倒。
下一篇::大湾区之声热评:国家出手救港 维护港人根本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