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玉龙
当 以身试药 沦为 职业 化,一旦成为脱缰野马,游离于法律及监管之外,必然导致药品充斥着 铜臭味儿 ,不仅使试药人饱受试药带来的风险之害,也致使药品质量难以保障。
在一种新药进入市场过程中,会有几个关键的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那就是从医药企业 临床试验代理机构 试验基地(医院)。在这条 利益链 中,一些招募 中介 为了推动试验尽快进行拿到招募费,出现种种违规违法行为。在试药这个灰色链条中,受试者、中介、药厂,每一环 都可能是造假者 。
试药 ,不仅是检验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药品注册上市的关键依据。临床试验本应该规范严谨、数据可靠,才能够可信、可行。作为药品上市前关键的一道安全屏障,也是药监部门支持药物上市的核心依据。数据涉假,从无到有地编造、实际操作记录不实、临床试验结果造假,如此药品的安全性能岂能有保障?
不过,一些药企医院甚至试药人却乐于 试药 。一些医院,一方面是研究费用可观,另一方面医生可作为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可谓名利双收;对于医药企业来说,时间就意味着市场,如果走正规渠道,往往是 标准严、时间长 ,因此也就乐于与临床试验代理机构、医院合作;于试药人而言,为了眼前之 利 更乐于当 小白鼠 。
实际上,保障药品的安全与临床数据的真实、可信,核心之举正在于监管部门要严把 上市关 。从法规制度监管、企业生产自我监管、责任部门职能监管等方面,使药品从申请、生产、存储、运输、临床运用实现 闭环 监管,方可确保所有数据真实、可靠、完整、可追溯。
当 以身试药 沦为 职业 化,一旦成为脱缰野马,游离于法律及监管之外,必然导致药品充斥着 铜臭味儿 ,不仅使试药人饱受试药带来的风险之害,也致使药品质量难以保障,如此看病就医吃药,岂不 人人自危 。药品之安全,乃健康中国应有之义。在药品上作假,不行,也不能!
下一篇::「断交」黑锅大陆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