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保与发展相辅相成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2月25日

似是天意又似是巧合,昨日一阵微弱小雨光临本港上空过后,转晴的维港上空留下一弯靓丽的彩虹。影像疯传网络,香港网民纷纷大赞「靓到唔识形容」,为冬至日的香港增添了一股「好彩头」;但在雾霾肆虐、延续已近一周的内地,同样的照片却引发内地网民「空气也一国两制」、「雾霾也讲基本法」的戏谑之语。「同一片天空,不同的空气」,或许很少人会预料,香港的环境竟会有一天受到内地民众的艳羡。

「空气一国两制」当然是玩笑。事实是,香港相对良好的环境质量,是与香港严密完整的环保制度分不开的。一方面,香港在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仍将近四成土地划为禁止开发的郊野公园,不仅为香港留下了良好的生态底蕴,亦为市民提供了接触自然的机会。另一方面,相对完善的规划、环保法例,也令到香港的自然环境无法受到肆无忌惮的破坏。这也是为何在香港这样一座高度发达的城市里,仍会不时出现野猪、猴子、蟒蛇等野生动物闯入居民区的「趣闻」。以弹丸之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正是香港得以不断吸引全球英才、市民安居乐业的成功因素之一。

但即便如此,随着近些年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环境认识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市民和保育团体仍对香港的环境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政府亦必须因应市民要求,在环保工作方面不断努力加码。同在昨日,港府公布了香港首份城市级的《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划》,列出未来五年保育香港及境外生物多样性的策略及行动,以支持香港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此份计划,不仅香港的众多独有生物有望获得更强有力的保育支持,海岸公园有望实现倍增,郊野公园也有望进一步实现质与量的提升,为本地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固基石。可以看出,港府在保护环境、保育生态多样性、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生活质素的意愿是充足的,作出的努力和成果也有目共睹。

毫无疑问,随着世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环保议题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事实证明,若只顾发展而忽视环保,就极易造成内地「雾锁中国」、民众深受「十面霾伏」毒害的恶果,并且深深地陷入环保与发展难以平衡的困境之中;长远来看,今日发展所取得的进步,也将被环境、健康等方面的长期损耗所抵销。从这个角度来看,香港的环保进步,既是必要的管制,亦是隐形的长远投资。

但在今日香港,更须警惕的却是另一种倾向:将发展与环境、保育等议题对立起来,进而得出「反发展」结论的危险思潮。事实上,随着土地供应濒临枯竭,未来香港若想实现进一步发展,解决市民头痛的居屋等问题,最终都不可避免要向郊野公园、海洋等寻找空间。因此,在继续提升环境质量的同时,香港也决不可被「环保」的「政治正确」所绑架,束缚住发展的手脚。毕竟,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提供更高的生活素质,更佳的居住环境,都是为了每一位市民的福祉;无论是「发展」还是「环保」,「人」的幸福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今日时报评论员 万青

上一篇:建屋长远策略的变与不变
下一篇:基建工程迟滞莫成融入一带一路短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