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与以往不同的是,将防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这与二○一七年中央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是一致的,目的是为了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冲击影响多年,中国正面临欧美日分化的货币政策,欧日加码宽化宽鬆货币政策,美国则退出量化宽鬆货币政策,美联储二○一七年还要再加息三次,这将导致美元回流甚至是美元荒的出现,特朗普就职后如果大幅减税也将对全球投资造成一定的虹吸效应。以及法国大选和德国大选等这些外部不确定性,都将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和影响。因此,要严格防範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等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金融风险的交叉感染。
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
当然,对于上述风险我们也不用过于担忧,对于防风险我们不仅有系统政策、制度建设、充足空间,更有种类多样的工具箱可供使用,还会有一系列的系统性的措施来应对和防控好风险。
第一,二○一七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适当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助力企业的去槓桿。在有效促进和引导经济增长方面,从根本上防控好风险。
第二,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针对美联储加息美元回流问题,或将减少作为基础货币供应的外汇佔款。因此,我们要适应货币供应的变化,维护流动性的基本稳定,防控流动性风险。在汇市方面,在有效监控资本流动的同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能水準上的基本稳定。
第三,防风险需要控制资产泡沫。一方面是要通过信贷调控和房地产调控,尤其是建立房地产的长效机制和适合国情的基础性制度。既要从宏观上管住货币,又要在微观上将信贷投向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优化信贷结构,严格限制信贷流行投机性购房,严控炒房,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精準定位,严防楼市风险及其对信贷市场的传递。
第四,防风险还需要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包括有序推进民营银行的发展,适度增加金融供给,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这方面政策空间及金融工具都很多。更多由信贷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降低槓桿率,通过包括资产证券化、债券担保证券(CDS)等适度金融创新来缓释和防控风险。
第五,防风险的关键还有加强金融监管。要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兼具,在混业经营日渐增多的情况下,要加强对监管套利的监管,加强协同监管、创新监管以及金融监管的覆盖面,对于包括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的监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防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种金融风险,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改革,应对日益混业的金融业务。
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六,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防风险。其中直接的方法是去槓桿,在控制总槓桿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的槓桿率作为重中之重,对于高企的企业槓桿率首先要降低增速,其次稳住,然后逐渐降低。这需要处置殭尸企业,将犹如黑洞般只进不出的殭尸企业处置掉,将这些资源有效地转换提升和配置到适应需求的地方上来,通过兼併重组等手段来加快处置。殭尸企业的处置上,财政也会考虑有所安排,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去槓桿防控好风险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七,防风险要稳中求进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能力。防风险是在深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还需要提升市场主体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通过「三去一降一补」,来提升供给侧的效率和效能,来适应需求。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品质和韧劲,而只有每一个微观企业主体都能强身健体,具备了防控风险的能力,这才能从根本上防控住风险,并进而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下一篇::增进欧洲对「一带一路」认知/陈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