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时报网讯】记者余江强报道:香港九龙潮州公会主席马介钦回首2018年,认为最受香港商界关注的头三件大事不离「中美贸易战」、「国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港珠澳大桥」与「高铁香港段」的开通等。展望2019年,他认为贸易战会把坏事变好事,中国会因应创科方面的不足加快发展;除非美方不顾后果,双方最后和解停战的机会很大。
拳头硬不会重演屈辱
马介钦分析,美国总统特朗普其实是四面楚歌,因为他朝令夕改,又退出多个国际条约,政府内部不和,盟友国家也觉得他不可靠。最明显的例子是日本的安倍,在特朗普当选后急忙赴美巴结,当发觉特朗普不妥后,转而向华示好。他指特朗普要有政绩,最后还是会和中国协商停战,因为两个强国互有需要,要争取对方的市场。「美国不惜发起贸易战,是因为觉得中国的崛起对它有所威胁。过去对苏联和日本,美国就是采取经济手段来打压。」
他表示,贸易战尤其是中兴事件,令国家察觉创新科技的不足,中国会在创科路上急起直追,提升水平。他相信2025年的中国,将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届时在创科方面会更有实力。他特别指出,国家加强国防力量,是很有前瞻性的政策,拳头硬才不会重演满清年代中国人所受的屈辱。
改革开放40周年,马介钦是拓荒者、见证者、受益者。他乐见国家由一穷二白发展至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主席习近平充分肯定港澳同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作用和贡献。中国人有智慧,艰苦拼搏,才有今天的成就。」他记得80年代初到深圳投资佳宁娜酒楼,要克服货源不足的问题,初期酒楼的管理层都是香港职员,但时至今日的管理层全是内地人。而他到南非、危地马拉投资制衣厂,由开始至现在都要由港人管理。他指现时在内地招聘员工不像当年容易,应对之道是精简架构,培训专业化,增加效益。
基建开通效益无限
马介钦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和大湾区建设,都是极具前瞻性的政策。「一带一路」有助国家突破过于侧重美国市场,加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做好「五通」,扩大在地缘政治的影响力。当然凡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上困难,亦有办法解决,朝着在世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前进。他说,「有国家强大作后盾,港商不再像以前单打独斗,可以在带路沿线国家投资香港工业园,把中小企聚集成产业链。」他指珠三角的城市早有结成经济体之意,建设大湾区成了中央政策,区内城市优势互补,规划未来,是大好事。区内城市各有所长,香港具有「一国两制」的优势,可在金融融资发挥作用。
昔日马介钦回汕头要花上五小时,但如今坐高铁只是三小时。他指港珠澳大桥与高铁香港段的开通,令两地无缝连接,一小时生活圈成形,交通不再隔涉,庞大的人流往来及带来的消费,对两地经济都有很多好处。「香港是个福地,背靠祖国不用担心,虽然有指2019香港经济势头未许乐观,但基建的开通,将会带来无限的经济效益。」
他欢迎特首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明日大屿的庞大填海计划。「住屋问题已困扰香港多年,要解决土地问题要未雨绸缪,明日大屿计划有百利而无一害,反对派为反对而反对,说什幺倒钱落海,根本是漠视民生。香港不缺钱,只是缺发展。」他又指立法会议员补选,陈凯欣能够大胜,说明反对派不得民心。
下一篇::首设康龄长者服务社支援港长者 工联会厦门服务中心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