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报网讯】通讯员许永、严晓娟报道:近日从合肥市有关方面获悉,2016年,合肥高新区财政收入质量效益并举。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62亿,同比增长15.4%,其中税收占比达97%;地方收入16.84亿元,同比增长20.2%;全口径公共预算收入超百亿元。
合肥高新区注重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增强财政增收后劲,呈现主体税种稳步增长、新兴产业增收明显、三产占比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2016年二产与三产税收占比分别为49%、51%,第三产业占比逐年上升。纳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15家,税收总额75.23亿元,较上年增长22%,占税收总额的80%以上。区内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税收同比增收5.2亿元,增幅43%,占比提升了5个百分点。
作为国家双创示範基地,合肥高新区支持各类双创载体的引进和建设,预算1.6亿元打造扶持创新创业的「创九条」政策体系,鼓励「孵化+投资」模式支持双创企业,出资2000万元设立全省首只双创孵化引导基金,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区内符合条件的双创企业发放了5000万元可兑现的有价电子证券-「合创券」。2016年区内纳税10-50万元的企业数同比增加了377家,纳税总额增幅32%,小微企业正在逐步壮大,税收贡献逐渐增长。
同时,合肥高新区设立国资合作基金14只,总规模超200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约21.7亿元,投资企业超130家。2016年新引进金融基金项目56个,总规模达811亿元,累计集聚各类基金80余只,总规模超千亿元,「基金小镇」生态圈初见雏形。高新区围绕双创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推进财政增信类金融产品的合作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以银政担、青创资金、创新贷、转贷资金、税融通、政保贷、创业担保贷以及订单贷为代表的八大双创金融产品体系,2016年共帮助613家企业融资15.78亿元。
下一篇::南沙建设高水平改革开放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