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一带一路专项基金与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23日在厦门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为双方共同成立的一带一路汉学总中心揭牌。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一带一路专项基金办公室、外联部等有关机构负责人,巴基斯坦普雷斯顿大学中国代表安泓,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师生100多人见证签约和揭牌仪式。
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携手共推一带一路文化教育先行,在共同成立一带一路汉学总中心的基础上,联合国家相关部委机构,陆续沿一带一路国家建立汉学分中心。先期拟与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法国、菲律宾、柬埔寨等国相关大学及文化机构合作,在当地设立一带一路汉学分中心。
同时,双方还将联合国家相关部委机构,共建一带一路非遗文化数据库、联合发起成立一带一路非遗保护工作委员会,进行非遗保护传承传播培训,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宣传推广,以及相关招商旅游项目等的培训。
在当天的签约与揭牌仪式上,一带一路专项基金主任吴国阳称,该基金秉持共享、互通的开放理念,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由文化互通向民心相通的转变。在中华文明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促进不同文明的包容互鉴,共同发掘各自民族文化传统在当今时代的共鸣点,增进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互信,建立命运、责任、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
长期以来,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培养了数以万计数理化、中医、中文等各类专门人才,吸引了大批莘莘学子来华留学,为其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该院院长郑通涛教授表示,一带一路专项基金与该院携手合作,为学院今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一带一路汉学总中心的设立,对促进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互通,满足沿线国家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学习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他披露,明年4月,学院将与一带一路专项基金联合举办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与人才培养论坛,与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与机制,以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发展与经贸合作并驾齐驱、比翼双飞,为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提供专门人才支撑。
同时,学院将启动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平台建设,对接沿线各国教育发展的需求,寻求中外教育合作的最佳契合点,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互鉴先进教育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
成立于2007年12月的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是中国内地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第一个以公开募集资金方式,为传承和保护中国文化遗产服务的全国性社会公益组织。该基金会设立的一带一路专项基金,旨在推动文化与教育在一带一路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为沿线各国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架设桥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共推一带一路文化与教育的繁荣发展,为一带一路愿景的实施与落地提供智库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