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樑
回望即将过去的2017年,人们不难发现英国政客们所集体展现出的「后殖民主义综合症」。这些人罔顾香港已经回归中国20年的既成事实,依然妄图像殖民时期那样,对香港事务指手画脚。
侵犯中国主权
昔日的大英帝国曾将自己的殖民版图扩展到阿富汗、巴勒斯坦、斯里兰卡、尼日利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等60多个国家,可自上个世纪以来,帝国渐渐走向了衰落和终结。英国也曾试图操控这些新独立国家的政治走向,可结果往往是伤害多于帮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英国这种自以为是,以干预别国治理为己任的心态只能对双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回到香港问题。1985年,中英两国代表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提交联合国备案。《中英联合声明》明确规定了「一国两制」框架内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治理方针。香港资本主义制度保持50年不变的原则也被写进了基本法。
既然如此,为什幺英国政客及他们的「泛民派」拥趸,在香港回归中国20年后的今天依旧认为英国对香港肩负道义,如果英国不插手香港事务就是背信弃义呢?
他们这幺想这幺做,究竟是对香港人展现善意,还是集体失忆了,又或者仅仅是拒绝承认香港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部分?为什幺这些人一面声称香港拥有良好的法治秩序,一面又在高喊要时刻戒备警惕?
可能他们忽略了两个最基本的事实。
第一,中国拥有对香港的完全主权,任何其他主权国家以任何形式干扰或干预香港事务,都是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
第二,中国在过去20年间恪守《中英联合声明》中的承诺,外界也坚信中国在未来30年会继续这幺做。可香港的「泛民派」议员以及一些外部分裂势力却打为香港争取更多民主自由的幌子,极力鼓吹完全不合宪法的香港独立。这些人才是造成立法会混乱的罪魁祸首。
拖港民主进程后腿
彭定康、Paddy Ashdown、聂伟敬(Malcolm Rifkind)、David Alton、罗哲斯(Benedict Rogers)以及他们在香港的支持者,乃至其他「泛民主主义」人士,无论长幼,都必须明白,他们才是香港所有冲突和敌对的元兇,他们的行径使香港在过去多年错失了可以拥有更多民主权利的机会。
这些所谓「有勇气有纪律」的民运人士每年都会在香港挑起事端。他们煽动人们冲击政府总部大楼,直接导致2014年的非法「佔中」运动;他们处处阻挠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的立法进程;他们使香港人失去了普选特首的机会;他们在立法会「拉布」、蓄意缺席会议、不遵守宣誓规定 浪费了本该服务选民的宝贵时间。凡此种种,都是在拖香港民主进程的后腿。
英国通过成立所谓的「香港观察」来确保香港享有更多民主的做法实在毫无必要。英国的掌权者们应当更多去关注退欧事务,关注如何为无家可归的人建造房屋,关注如何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劳工等方面的政策。相比过多操心香港的事,这些才是更须解决的问题。
香港现在不需要,以后也不需要你们这些非请自来、大可不必的干涉。香港的前途一片光明,而这光明只属于亚洲。
(本文的英文版原文刊登于《中国日报香港版》评论版面。作者为英国华人社会论坛创始人,曾任英国大伦敦市红桥区首位华裔区长,并担任市议会成员长达12年。翻译:李显格。)
下一篇::内地港人与「一国」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