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辩论 火花四溅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5月21日

土地辩论 火花四溅

学研社研究员 文武

为期五个月的土地大辩论才刚开始,就不断出现争论的花火。如果这些都是建设性的意见也无伤大雅,所谓真理越辩越明,相信这也是特区政府的初衷。然而,总有些人要旁生枝节,恶意破坏,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就会偏离轨道,变得难以收拾。

高球场值得保留

特首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尹兆坚的提问及追问杀气腾腾,直指政府向权贵倾斜,迫问为何不收回粉岭高球场,又要求林郑保证向既得利益者说不,收回高球场,收回农地和棕地。尹兆坚的提问,实质是意图借土地问题,挑起香港社会基层市民与富裕阶层的矛盾,甚至要逼特首打压富裕阶层。

尹兆坚在议会内质问特首,张超雄及工党则在议会外配合,发起多次针对高尔夫球场的请愿行动。

香港土地供应不足,与需要保留高尔夫球场,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香港是一个十分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并不能够因为现时仍有些市民需要居住浻房,就必须拆毁现有的高尔夫球场去建公屋。香港需要解决公屋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浻房的问题,但同时香港也值得拥有世界一流的高尔夫球场,以及其他优良的设施,让市民生活得更好。

前一段时间,几位反对派的立法会议员随立法会考察团前往珠三角地区考察,其中一项引起他们关注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他们担心大湾区建设,会引起香港人才流向珠三角地区。应该说这些议员是具有远见的,明白香港未来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人才,同时也需要具有吸引人才的竞争力。

吸引人才不仅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营商环境,还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果香港拆除了高尔夫球场,让社会充斥着仇商、仇富的情绪,还怎样留住人才?如果香港只剩下一大片公屋组成的石屎森林,又如何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又怎幺能有竞争力?

高尔夫球场并非只是富人的奢侈玩意,它应该成为香港市民喜爱的体育活动和文娱生活的一部分,而且香港市民大众也值得拥有一个这样的场地,去提升生活质素。过去粉岭高尔夫球场对公众开放度不足,这完全可以改变,可以要求高尔夫球场扩大对市民开放,降低收费,培育更多高尔夫球的体育精英等,但绝对不应该轻易拆除。

政府必须清醒应对

拓展土地供应,兴建更多公屋,解决市民的居住问题方法可以有很多,过去政府提出的发展新界新市镇、维港以外填海,以及老旧屋恏的重建,甚至在珠三角地区建香港恏等,都是可行的方法,也比较有建设性。

尹兆坚等人不提有建设性的建议,反而一味逼政府拆除高尔夫球场,可见他们并非真的想要帮助基层市民解决居住困难的问题,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挑起社会矛盾。拆高球场,逼政府向富裕阶层开刀,是希望挑起仇商、仇富的矛盾。

除此之外,朱凯迪也在电台节目中提出拆除解放军军营,还有些人要求减少内地来港单程证配额等建议,这些同样也不是想要解决市民的居住问题,而是有意借土地辩论挑起内地与香港的矛盾,挑起中央与香港的矛盾,目的是要搅乱香港社会,好让一些人可以浑水摸鱼。

政府发起土地大辩论,初衷是要凝聚共识解决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但少数人却用以挑起社会矛盾,对此,政府必须清醒应对,不能随之起舞,不能以牺牲整个社会的安宁为代价,换取小部分的土地供应。

上一篇:强积金对沖如何解决?
下一篇:【香港观察】土地大辩论 各方须顾全大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