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风「山竹」与电子支付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9月25日

城市智库研究员 吴家俊

颱风「山竹」幸亏没有对本地光纤、伺服器终端机等网络硬件设施造成破坏,政府会否在检讨会议,假设下一个超强颱风是破坏了通讯系统,善后要如何处理?事实上颱风「山竹」已令部分电力系统终断,洪水或飓风等自然灾害对要维持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电子通讯,其实有一定威胁。日本北海道本月地震后,电网受损,电子支付陷于瘫痪,由于当地已太过依赖电子支付,社会正常生活即时瘫痪。

假设「山竹」袭港当日,市民不能连结上网,接收不到电视信号,电话通讯失灵,触发的民愤和后果,恐怕政府更难收拾。

本港的电子支付虽然未算垄断各种支付渠道,但却形成趋势,金管局近日推出的「转数快」网络支付服务,当局充满信心,认为本地电子支付技术跨越一大步。然而网络支付对于网络软硬件都有极高的要求,为了确保资讯流、资金流的安全,需要防範各种技术漏洞、骇客攻击、技术欺诈。任何因风灾雨灾造成技术的疏忽,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系统风险,让人们隐私和帐户资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整个社会金融流通和支付系统崩盘。今年2月,瑞典央行行长英韦斯(Stefan Ingves)就提出警告,称无现金社会在面对战争或天灾时毫无抵抗性,庞大的社会金融体系将在瞬间崩塌。

举例现时银行对用户「入错数」,几乎不会提供任何补救帮助,市民在自动柜员机按错帐号,实际能讨回金钱相当困难。电子支付下,相信入错数的机会率不会低,还有「转数快」依赖手机号码核实,手机有转驳来电和转驳短讯功能,号码可携转台,可以预期,长者或会请途人帮助按手机,不法之徒利用长者不懂手机电子支付,骗去金钱等等,引发的投诉会骤升,更遑论当天灾令支付系统出错,造成的善后工作和责任承担,当局不可忽视。

上一篇:小心刘小丽的「自决」伪术
下一篇:风雨中的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