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深应积极迈向同城化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12月09日

港深应积极迈向同城化

资料图

学研社成员 文武

深圳与香港之间,一河之隔,是「一国两制」下的两个耀目的现代化大都市,珠海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陈文鸿近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香港为什幺不可以与深圳同城化,好像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与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那样?这两大城市以松德海峡大桥相连,有边界却无管制,过境不用过关,也全无手续,自由进入,却无损两国的主权。」

深圳和香港早已具备同城化的一些条件,不仅地理位置接近,每日有数以万计人往返两地,交通也十分便利。

双城关係密切

早些年,港商到深圳拓展业务,香港有许多市民到深圳置业、投资、生活和消费,深圳曾经是香港市民的另一个家园,每逢节假日,都有大批的市民前往深圳。

今年11月初,特首林郑月娥率领香港代表团前往深圳访问时表示,目前香港企业到深圳投资,佔了深圳的81%,而展望未来也应该从深圳开始。港深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要打造一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说明香港与深圳过去有十分紧密的关係,未来还将会有更密切的关係。

那幺香港与深圳有可能走向同城化吗?有人认为几乎是不可能的。2009年曾推出深圳市户籍市民往返香港签注的「一签多行」政策,结果香港感受到很大的压力,最终2015年改为「一周一行」。直到今日,香港仍然未具备条件,可以允许深圳居民不受限制地来港。香港地少人多,土地资源有限,本地居民的安居乐业都未能处理得了,如何可以面对数以千万计的深圳市民?

亦有人不太同意,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市本身也有一线和二线之分,一线以内至香港边境的範围,是经济特区,一线以外是深圳市内非经济特区的範围。后来,深圳发展迅速,经济特区内的土地根本满足不了发展需要,一线和二线之分慢慢消失,所以,这些界线的区隔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香港和深圳目前还是一河之隔的两个城市,施行「一国两制」,未来却难保不会出现取消两个城市之间的分隔,真正出现港深同城化。

隔阂有待打开

有人认为,港深同城其实有许多好处,两城各有特色,多方面可以互补。从市民的日常生活而言,为什幺就不可以实现住在深圳到香港上班,或者住在香港到深圳上班呢?其实这也不会有多大困难,两个城市地铁、高铁相通,来去方便。但是,香港有许多年轻人,在香港无一展所长的机会,但仍不愿到深圳去工作。这说明,港深之间的这一道边境关卡,不仅是物质上的关卡,在心理上也是一道关卡。如果没有了这道关卡,那幺两城市民之间的往来,也应不会有那一层隔阂了吧?

有人认为,如果同城化真的无可避免的话,那还是早点同城化比较好,香港现在还有些优势,再迟一些,深圳更强起来了,到时你想同城化,人家也未必愿意,还有,如果同城化后起名叫「深港市」,真的很难接受。

港深同城化确实是一个大胆而又有趣的设想,如果把眼光放得高一些、宽一些,同城化可能真的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对香港未来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

上一篇:新轮改革开放港青机遇多
下一篇:抵制黄牛从根本入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