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耕地休养生息对粮食减産影响“可控”

来源:政府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2月01日

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安蓓)耕地休养生息,会不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30日説,根据测算,退耕休耕对粮食减産的影响最高年份是1500万吨,完全在可控范围内。

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提出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耕地草原河湖有序休养生息的目标和路线图。

吴晓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説,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土地整治和高标準农田建设提升单産水平,都将对粮食安全起到保障作用。“1500万吨産量低于近年来粮食平均年産量的2.5%,对粮食供给影响不大,完全在可控范围内,这也是进行耕地休养生息的前提条件。”他説。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周建春説,耕地休养生息以保持一定数量耕地为前提。一是严守耕地红线,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18.65亿亩,退耕、休耕、轮作都以这个数量为前提;二是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到2020年基本农田要在15.46亿亩以上;三是加大土地整治和高标準农田建设力度,到2020年高标準农田完成8亿亩,力争10亿亩;四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佔用耕地。

吴晓説,增加农民收入是有序实现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长远看,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有利于增加産量、调整结构,不但不会对农民收入産生不利影响,还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吴晓説,我国将完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补助政策,落实中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政策,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政策,支持试点地区农民转移就业,推动农村一二三産业融合发展,拓展增收渠道。

责任编辑:朱英
上一篇: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
下一篇: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11‧24”事故9名责任人员被刑拘

分享到